楚愈把卡片纸一张张对齐理好:“你说的没错,年龄、户籍、失踪等都可以是巧合,不过有一点不会是巧合。你们还记得夏亦寒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方大托回忆起一个星期前的调查记录。
“五年前五月二十一日,望江市苏训小学,六年级学生夏亦寒落水溺死,当时你推测,小槐花可能和死者夏亦寒认识?”
楚愈点头:“根据木鱼调出的信息,慕寒是望江市人,小学也是就读于苏训小学,之后是直升其内部初中,说明她和死者夏亦寒有认识的机会,也有相处的机会,而且我问过黄莉,慕寒最后失踪的那天,是四年前的五月二十一日,正好是死者夏亦寒溺水身亡的祭日。”
说完,楚愈不自觉陷入沉思,在汪子涛和学校老师的印象里,慕寒没有感情,也感受不到情绪波动,就像一块在夏天依然坚。挺的冰碴子,但根据她的了解,却觉得慕寒用情太深,他父亲遭遇不测的那天,十一月一日,她失踪了,死者夏亦寒的祭日,五月二十一日,她又失踪了,这次彻底不见。
这些不会是巧合,她肯定铭记在心,所以才会在当天难以自持,做出异常举动。
木鱼:“对了,离开望江市之前,您不是让秘密行动小组问一下市局的同事,当时调查溺水事件的情况吗,刚刚他们给我回了个电话。”
“他们怎么说?”
“他们说当时未立案,因为没有构成刑事犯罪,属于意外死亡,在死亡现场未现故意伤害的痕迹,河岸上除了死者的脚印和物品外,未现他人足迹,而且当时检查了死者了亲近的同学,都表明死者是独自到了河边,没有约同他人一起,法医尸检后,确定是溺水致死,身上没有遭到外界暴力的痕迹。”
楚愈:“当时我打电话问市局时,也给的这些说法,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
“有一点,”木鱼拿出手机,把图片调出,“虽然说整个事件看上去是意外死亡,并非他杀,但警方在了解死者的性格和日常活动后,觉得非常奇怪,因为在家长、同学、老师眼中,死者都是个非常活泼外向的人,没有消极情绪,并不擅长游泳,怎么会突然一个人到河边,溺水身亡?
所以虽然经过法医尸检,排除他杀的可能性,但警方还是联合保卫科,在学校里进一步调查,尤其向死者身边的同学,询问死者在死亡前一段时间,有无异常情况,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方便直接说出来,可以匿名向警方邮箱送信件,警方会严格保密。”
木鱼说着,把手机递给楚愈:“考虑到小朋友不太会电子邮件,警方就征用了学校的意见箱,附近没有监控,鼓励孩子积极‘来稿’,后来,如警方所料,他们收到了很多告状的小纸条,比如说某某同学上课偷吃零食,被死者抓到过;某某曾和死者闹过矛盾,因为竞选班委;某某曾追过死者,但被拒绝。
投诉信啥内容都有,但和案件没什么多大关系,不过其中有一个举报信,有点特殊,引起警方注意,上面就一行字:她下午去了王老师办公室。”
楚愈将手机上的图片放大,那是一张紫色卡片纸,有淡淡的薰衣草图案,其上字体娟秀,有点褪色,但楚愈一眼就认了出来。
木鱼刚刚一进来,就注意到楚愈手上的卡片纸,恍然大悟,知道这封投诉纸片出自谁手。
后来的情况楚愈也知道了,纸片上所指的“王老师”是王桐,死者的班主任,上次去苏训小学调查时,楚愈还和她见过面,询问过死者的情况,不过后来问不出有用信息,楚愈干脆就打电话到公安局,获得了当时的调查情况。
五年前,警方收到这封富有诗情画意的投诉信,立马重视起来,对王桐展开调查,并从外围进行摸排,掌握其背景信息以及其他人对她的评价。
不过最后的信息整理起来,得出的结论是:王桐是个尽职尽责、严肃认真的好老师,虽然有时候对学生严格了些,但从未进行体罚,她经常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可以说不管是学习到生活上,都对学生无微不至。
了解情况后,公安局排除王桐的作案嫌疑,认为那张投诉信,可能只是陈述一个事实,并不是意有所指。最后警方没有立案,整个事件作为意外死亡处理,由保险公司赔偿。
当时楚愈听了公安局的说法,也只能接受,毕竟她没有参与调查,但现在,因为推断出慕寒和死者关系非同一般,她应该是最了解死者生前情况的人,那她给出的线索就至关重要,王桐可能真有问题。
慕寒有记录特殊事情的习惯,那张卡片纸,是她的无数纸片之一,投进了意见箱里,希望警方能破案,最后她看见一众警察叔叔和阿姨收拾东西走人,学校又恢复如常,不知心里作何感想。
楚愈觉得额角青筋在凸凸,把那些陈年旧事梳理清后,想象一下夏亦寒经历了什么,直觉得心里在浇油生火——
八岁,母亲自杀
十二岁,好朋友死亡
十三岁,父亲失踪
出生到八岁之间,母亲因为精神上问题,很可能对她缺少关爱,八岁到十三岁,正是父亲加入调查处,忙得见不着人的时候,十三岁,被寄养到姨母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所有人都把她看做怪胎。
而十三岁失踪之后,她又经历了什么,一个人无依无靠在外面流浪,能过得像个人样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