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这河虾面真好吃,咱们下回再做吧?你放心,我去撮虾子,我来洗!”
这会儿姜诚同学倒是不嫌弃草虾挑拣起来太麻烦了。
早知道这么好吃,他天天去河沟里撮虾子也不嫌烦好吗?
下午闲着没事的时候,姜甜还去镇上买了点花椒八角香叶之类的,老抽酱油也买了两袋,回来调了一个卤汤,把镇上买来的豆干、豆皮都放进去卤了一下。
还煮了几个土鸡蛋,剥了蛋壳之后放进去一起卤。
本来想试着弄点卤猪头肉和猪大肠的。
今天没赶集,这个点了,镇上别说猪大肠了,连新鲜猪肉都没得卖。
姜甜再次怀念起了几十年后满大街的市。
这两天,姜家是一顿饭也没煮过,顿顿都是面条子。
早上吃个河虾面,中午换成熏鱼面,晚上再弄个鳝丝面。
除了现烧的浇头之外,姜甜还准备了好些以后在自家面馆可以“自选”的加菜。
之前做的卤菜就不必说了,还有酸豆角炒肉末、酸辣椒炒猪肝、青椒肉丝、雪菜肉丝、腊肠炒豆角丝、酱爆螺蛳……
总之配菜的原则只有一个:素菜尽量用大量上市又便宜的时令菜,其他的一律都是菜市场里就能买到的,猪肉、猪肝之类的。
酸辣椒、酸豆角和雪菜这些,也是自己家可以腌的。
姜甜还趁机怂恿胡女士,到时候找人批地皮的时候,尽量把院子弄大一点,后面多搭几间棚子,到时候他们可以自己腌酸菜。
“妈,咱家菜地也不能荒了,到时候可以种点豆角、雪里蕻、辣椒之类的,这些都不用怎么管着,隔几天回来浇浇水,收成够咱家腌酸菜的了。”
本地人吃啥都离不开各种小菜。
什么酸豆角、酸辣椒、酸萝卜、酸菜,万物皆可腌。
没想到胡琼芳的想法比闺女还要前。
如果说之前她想开一家面馆,只有五分把握的话,连续吃了两天闺女做的面条子,再加上那些花样繁多的浇头,她已经有至少八分的把握,这个面馆一定能挣到钱了。
既然能挣钱……
“到时候忙不过来,咱们就回村里收点菜得了。”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菜园子里的菜,长得太快,吃都吃不完。”
“晌午你翠芝婶子还跟我说呢,她家的扁豆子今年结的太多了,都快把菜园子里那两棵树给压断了,她婆婆要砍掉两棵扁豆秧子,让我去摘两篮子回来泡酸扁豆,或者晒点扁豆丝儿什么的。”
不得了!胡女士居然都已经有资本家的觉悟了,懂得原材料采购了!
这个词儿,还是姜甜前世在工地食堂做饭的时候,听过来吃饭的大老板们说的。
反正吧,姜甜觉得胡琼芳说得很对,这个年代,农村很多时令蔬菜真是便宜得令人指。
尤其是夏秋季节,菜园子里的蔬菜多的吃不完的时候,辛辛苦苦摘下来,挑到镇上摆摊去卖,一毛、五分一斤,还不够折腾的。
所以很多人都是像翠芝婶子那样,直接让想吃的邻居自己去菜园子里摘,不要钱。
这么一想,到季节的时候,直接到村里来买,还真比自己种划算多了。
看着低头吃面的胡琼芳,姜甜再一次感叹:
照这个形势走下去,搞不好不用她自己奋斗,她妈自己就能奋斗成富一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