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寝室是二十人一屋的大通铺,被褥破旧,房间简陋。
张邵敏不满的抱怨:&1dquo;这怎么睡啊?”
&1dquo;条件艰苦,你们就克服克服吧。”一个留着齐耳短,穿教官制服的年轻女子走过来,笑眯眯道:
&1dquo;这已经比男子寝室已经好上不少了,如今军校初建一年多,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去年的学员还睡在芦席搭成的棚子里呢。”
陈胜男趁机对张邵敏道:&1dquo;对啊,不吃苦受累你还当什么兵,革什么命啊?趁早回去当你的大小姐吧!”
张邵敏气鼓鼓的瞪了她一眼,却没有还嘴。
&1dquo;这位同学不能这么说,能来到这里,我们就没有阶层之分,都是一心为了革命,为了主义,以前的习惯慢慢改。”女教官笑道:
&1dquo;我叫魏若英,是政治部副主任,也是专门负责你们女子队日常生活和政治思想工作的老师。这是女子队的临时队长,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跟她说。”
她身边的一个年纪不小、身材微胖的女人向大家点头示意,她说话温和,带着一点南方口音:
&1dquo;我叫沈霞,大家可以叫我霞姐。”
萧瑜有些奇怪:&1dquo;你也是学生?”
沈霞爽朗笑道:&1dquo;是啊,不过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娘了,头脑比不上你们小年轻的转得快,以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陈胜男很好奇,拉着沈霞姐问东问西,张邵敏一边嫌弃一边默默收拾着自己的行李,萧瑜正要打开皮箱,却被魏若英拉到了一旁。
&1dquo;老师?”
魏若英笑了笑:&1dquo;你是萧瑜同学?”
&1dquo;是。”
&1dquo;跟我来吧,华永泰教官指名要见你。”
作者有话要说: 广州6军军官学校,又名黄埔军校,位于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被称为&1dquo;中国西点”。1925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次招收女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女生队,是世界上第一批正经在编的军校女学员。这一期女学员人数不多,也可称得上是参差不齐的唯一一届女学员中,但其中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比如红军女将&1dquo;神枪手”胡筠、东北抗日英雄赵一曼、广州起义游曦、少将胡兰畦等等。
第47章
简陋的教员室里只有一张办公桌,几把硬板凳,简易的屏风后面露出架子床的一角,显示着这间小小的教员室同时还兼顾着起居室的职责。
萧瑜坐在桌边,等待着那位传说中的女子队总教官华永泰。
对于这位华教官,她可谓是久闻大名。
如今两党合作,他是双重党籍人士,担任中央党部的执行委员,与康雅晴夫人等左派人士一力促成了长洲三期女子队的成立。据说他年纪轻轻,一表人才,东洋留学,西洋念书,领导过学生运动,能文能武,还会演话剧。
这些都不算什么,最传奇是,他不是汉人,而是满人,大家都说他原是前清王孙公子贝勒爷,姓的是爱觉罗皇姓。
思虑之中,门外传来了脚步声,一个军装挺的男人匆匆走进屋,随手将别着青天白日徽的军帽摘了下来,笑道:
&1dquo;党部临时召开会议,久等了。”
&1dquo;华教官?”
萧瑜站起身,施施然敬了个军礼:
&1dquo;或者,该叫您金先生?”
这人年轻英俊,剑眉星目,英气勃勃不失儒雅,笑起来三分暖意五分正气,正是昔日廖季生曾向萧瑜引荐过的金先生。
&1dquo;华永泰是真名字,姓金也不是假的。”华永泰笑了笑,&1dquo;坐吧。”
他拿起暖壶给她倒了杯茶水。
萧瑜接过搪瓷茶缸,抿了一口,略微皱眉,说是茶水,里面却只有一点茶叶沫,味道实在不敢恭维。
她放下茶缸坐了下来,意味深长的问道:
&1dquo;汉名姑且是真,那么满名呢?”
华永泰不否认,也不解释,坦然承认:
&1dquo;满名是宪仁,爱觉罗宪仁。”
萧瑜一愣,金姓确实是爱觉罗的汉姓不假,可他若排行&1dquo;宪”字辈,那就是肃亲王府的公子,而肃亲王是宗社党的骨干,坚定的保皇党。宣统退位之时,他拒绝在诏书上签字,后来直接携亲眷逃往旅顺,投靠了日本人。虽然肃亲王已在前几年病逝,可他的后人都一心复辟满清,这些年搞出不少事来。
华永泰直言不讳:&1dquo;我是肃亲王府第九子,家中很多兄弟姐妹从小被父亲送至日本,我在日本读书时接触了第三国际,接受了红色思潮的洗礼,早就立志革命,与家中断绝了关系。我从不隐瞒我的出身,就是要所有人都明白,我们都是中国人,五族共和,革命面前不分满汉。”
萧瑜由衷道:&1dquo;华教官深明大义。”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勇气摆脱家族桎梏,也不是所有党派都有胸襟接纳这样的出身,只能说,生逢其时,相得益彰。
&1dquo;好了,我的事已经说完了,下面该说你的了。”
华永泰从办公桌上的厚厚一沓学生报名表中翻找出其中一张,放在了桌子上,
&1dquo;我之前一直在招考委员会工作,看到你的名字时,我很诧异。你复试时的考卷我也看过了,老实说,好几位考官主张淘汰你,当然,我知道这也许有人在背后打过招呼的结果,但他们的理由不无道理,你的确是人才,但并不是军校想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