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氏心里并不痛快,却知母亲说的是实情,面皮绷了一阵儿,又松下来:&ldo;您说的是。&rdo;&ldo;还是!你这已经算是好的啦,有婆婆的人,凡事多想一些才好。&rdo;这里母女两个讨论得热火朝天,却不知道她们说的那位婆婆,对于儿子的私生活,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兴趣。对于给儿子找小老婆这件事情,不过迫不得己(儿媳妇生不出来),她是不会干的。她跟她儿媳妇又不是天敌,没事儿给儿媳妇添个堵什么的事情,有脑子的婆婆都不会干。小事情上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遇到了大事,那就不是弄个小老婆能解决的了。淑嘉在的。而且这扫的一眼还是只看比较重要的,再往下都是他老婆写条子,他照着发上谕。习惯了,淑嘉也习惯了。如果说充实后宫她不好说话的话,那么,其他人的事情,她笃定自己能做主的。给自己侄女儿的安排,她也是觉得十拿九稳了的。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啊!胤礽突然有了意见。&ldo;庆德家的丫头,朕要留给自己儿子!&rdo;&ldo;嘎?给谁?&rdo;&ldo;谁都行!不再便宜旁人了。&rdo;淑嘉目瞪口呆:&ldo;这怎么行?&rdo;他们是近亲啊!虽然弘晰跟格根塔娜儿子生了两个,也没见有什么毛病,但是淑嘉对于近亲结婚还是接受无能。&ldo;怎么不行?&rdo;&ldo;这孩子的姐姐已经给了弘晟了,她再给咱们儿子?恩典太过啦!&rdo;胤礽摆摆手:&ldo;这个我心里有数儿,本来就有些委屈了那两个孩子,我原是想把庆德的女儿给显王的,没想到……&rdo;他要是想对谁好了,真就是皇恩浩荡,享用不尽。&ldo;都这会子了,还说这个做什么?传出去了不好听。&rdo;&ldo;我就这么一说,庆德的闺女就给弘晷,这事儿,我说了算!&rdo;&ldo;……&rdo;淑嘉想死的心都有了!这情况比弘晰两口子还危险啊!胤礽跟三公主还是异母,淑嘉与庆德那是实打实的一母同胞,基因更近。她不知道的是,胤礽正是为子嗣计,才要把欣乐指给自己儿子的。弘旦挑的太子妃,各方面来说,条件都算不错,只有一条‐‐很长时间怀不上孩子!别说赫舍里氏自己发愁了,胤礽都是一肚子火。左看右看,太子妃姐妹几个都是能生的,太子妃的侄女们也是能生的。在赫舍里氏没怀上孩子的两年里,他不知道多少次悔青了肠子,石家那两个女孩子,该咬咬牙,不怕忌讳地留一个当太子妃的!现在又到了大挑的时候,怎么能不弄一个有&ldo;多子&rdo;传统的儿媳妇进门呢?一锤定音,胤礽心情好了许多,开始调侃淑嘉:&ldo;你不要这样小心。本朝不比前朝,什么外戚,越是亲戚才越亲近呢!有什么可忌讳的?你就这样压着娘家,他们心里也不受呢。你就大着点儿胆子又怎么着了?照样是我的贤后。&rdo;淑嘉哭笑不得:&ldo;我还真是谢谢你给我开解了。&rdo;&ldo;就是!&rdo;胤礽一点头,又想起一件趣事来,&ldo;你很该跟四川巡抚年羹尧学一学的,他也是斯文人出身,胆气一点也不弱呢。&rdo;&ldo;啥?年羹尧怎么了?&rdo;从哪里算,年羹尧都算是亲戚了。&ldo;上一回他督粮有功,这一回依旧让他总管粮道,你猜他上了道什么折子?&rdo;&ldo;他不想干?&rdo;&ldo;你这就猜不着了吧?&rdo;胤礽略带得色地道,&ldo;他求我给他节制之权,又要双眼花翎,以镇诸路。&rdo;&ldo;这也太大胆了。你准了?可是有什么缘故?&rdo;&ldo;是有缘故。你想,大军出去,多少宗室随军,前头为了粮草扯皮,少不得派一二黄带子过来与他&rso;商量&lso;。他不忍气吞声地周旋,倒真向我请势压人,实是出乎我的意料。这样倒好,勇于任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