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呢?
明皇可定是没有了的,便连鳌拜八成也已死在了乱军之中。
这等情形之下,他若敢再露面,说不得第一时间便会让豪格直接拉出去砍了脑袋,麾下人马自也就顺理成章的改了门庭。
可话说回来,吴三桂终不是个坐以待毙的。
在潜回军中的最初几日他还思量着能不能借清廷内部的斗争与豪格争上一番,待得知刘文秀有心诓人之后他的心思却又重了一些。
“这几日你与他们几个联系一下,若真情况有变。。。。。。。。。。。。。咱们也得应时而动。”
吴三桂敢潜回军中自能算是个极为大胆的选择,可若换个角度来想,这也称作胆大心细。
说到底,他是多尔衮招来的,也不能算是无根之萍,哪怕碍于当下的局面而不得不选择隐藏行迹,但只要能安全回返北京,那便还有反抗之力。
只是计划终还是比不上变化,豪格与罗洛浑固然因他的“阵亡”而产生了误判,但他的回京之行却也因此而未能成行。
当然,他也可以直接跑到中军大帐指出豪格与罗洛浑的错处,这样也有将功补过的可能。
可事情到了那等局面,是死是活却得全看豪格心意,晓得他已对自己麾下生了心思的吴三桂又怎可能将自己处在彻底的被动之中?
对于吴三桂的盘算,朱慈烺自不知晓,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实际上是出于另一种考量。
老实讲,他没有解救张献忠的办法,更没有解救张献忠的心思。
说白了,现在的他早就将心思彻底调整了过来,再不会因为想要收服四大义子而瞻前顾后。
左右樊一蘅和王应熊都是川中出身,与江浙那里的并没有太多联系,哪怕因着文官的身份而免不了在某些问题上站不稳立场,但也能起到平衡朝中局面的作用。
有着这样的变化,他之所以还要对刘文秀说上那么一句,实际上也就是想以此来迟滞鞑子撤退罢了。
他看得很明白,随着张献忠被俘,大西已经走到了绝路,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川中便彻底落到了大明的手中,遭遇了两番大败的鞑子在短时间内自也没了争雄的能力。
可这也只是在短时间内而已。
只要豪格能将那些满蒙汉八旗安全带回关中,那么不消多长时间他便能从茫茫多的降军里再组出一大批炮灰。
届时为了用战功来和多尔衮争权的豪格势必会再次领兵南下,不但四川不能休养生息,便连整个西南也无法彻底安稳。
与其让局面落到这般地步,倒还不如这一回便将豪格所部彻底打残。
那么问题便来了。
此时的清军已在川中耗了好些时间,若是刺杀朱慈烺的谋算再落到空处,那么换做谁来当也只有退兵罢战这一条可走。
由此,朱慈烺便以虚言诓骗刘文秀,为的就是让豪格不至立刻撤兵,甚至能将清军全都从金牛道中骗出。
至于说逃了吴三桂会不会对此番谋算有什么影响。。。。。。。。。。。
对此,朱慈烺倒是半点都不担心。
说破天去,吴三桂也只得孤身逃回而已,哪怕他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报予豪格知晓,也不见得能让清军就地打道回府。
只要豪格心中还有验证真假的心思,那么他就必定不可能马上撤回。
如此一来朱慈烺的谋算便也就落到了实处。
只是。。。。。。。。。。。
“陛下,我军中倒是有武艺娴熟的少年,只是他们多都是泥腿子出身,便是穿上您的皇袍却也隐不住身上的乡野气。”
“怎的?你还真想拿朕去换你义父?”
“败将不敢。”
待听刘文秀之言,朱慈烺眉角一挑便直接怼了回去,而在看到他躬身下拜的样子后,朱慈烺略一思量便又接着说道:“朕能做到这一步已能算得仁至义尽,若你能在明日换人时把张献忠活着带回,那便算是你们的本事,若是生了什么波折,那自也是他的命数。”
话音落下,刘文秀心中不由一阵苦涩,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终也只能极为恭敬地回道:“败将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