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些年来,自己才尽量保持低调,远离朝局纷争。
非贪生怕死,只是想留下有用之身,静待其变,以报国家。
自李林甫主政,贵妃入宫,杨氏得势之后,冤死的大臣已有不少。
甚至一些功勋赫赫的老臣,会被吓到度日如年,最终自缢而亡。
这便是天宝年间,满朝诸公的真实写照。
“本王想请圣人重汉臣,削番将以安江山。”
“本王想请圣人远奸佞,亲君子以定社稷。”
…。
“本王想请圣人恶外戚,善国士以抚苍生。”
“本王想请圣人罢权相,择贤良以慰百官。”
李璿一字一句,铿锵有力道。
“说之轻巧,行之何难也。”
“如若圣人一意孤行,不准,殿下当如何?”
郭子仪也看着李璿,似乎想要从他那英俊的面孔上,得到准确的答案。
“再谏。”李璿神色坚定道。
“若仍不准呢?”郭子仪继续追问道。
“三谏。”李璿毫不犹豫道。
“圣人不听,如之奈何?”郭子仪长叹一声道。
“那就兵谏,逼着圣人改过。”
李璿笑了,笑的十分灿烂。
“臣犯君,子犯父,乃大逆不道之举。”
郭子仪愣了愣,有点难以置信的看着李璿道。
“道理讲不通,那便只能把剑架在圣人脖子上。”
“只有这样,圣人才会心平气和的听本王讲道理。”
“臣子想悖主,乃为不忠。”
“儿子欲弑父,乃为不孝。”
“本王亦非悖主,也非弑父。”
“为臣者,明知君王大错特错,而不纠之,实属佞臣。”
“为子者,眼见父亲走上绝路,而不阻之,实属逆子。”
“将军以为,本王所言有理乎?”
李璿知道时间不多了,还有四年多的时间,这天下便会彻底大乱了。……
李璿知道时间不多了,还有四年多的时间,这天下便会彻底大乱了。
这郭子仪能拉拢过来,自然是好事。
如若不能,那也没办法。
告自己,无凭无据,他没那么蠢。
“言之粗鄙,细闻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