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出宫门,李璿就见一名穿着铠甲,威风凛凛的将军朝着自己走了过来。
“凉王殿下。”
已年过半百的中年将军,对着李璿拱手拜道。
“将军是?”
李璿看着眼前这位饱经风霜洗礼的将军,不由在脑海之中,浮现一句话。
虎老,威犹在……
在大唐,能够爬到将军的位置,就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
那都是在边关一刀一枪,真真正正杀出的军功。
“末将右武卫大将军郭子仪,奉诏令随行护卫。”
右武卫大将军中气十足,丝毫没有半点上了年龄的觉悟。
郭子仪?
这位可是平定安史,力挽天倾的绝对牛人啊!
“久仰将军威名,失敬失敬。”
李璿也是十分诧异的看着郭子仪,抱拳道。
“殿下识得末将?”
郭子仪有些奇怪,自己就是一个三品将军而已。
在大唐毫无存在感,尤其是自己这个右武卫大将军,府兵制被废除之后,只是挂个虚名而已,早已风光不再,没有半点实权。
远不如边军将领大权在握,建功立业,上阵杀敌,深得圣恩。
近不如左右龙武军,那是实实在在的宫廷禁军,乃陛下最为仰仗器重的天子近卫。
〔玄宗时期府兵制已近乎衰亡,各地府兵逃亡略尽,由此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
只是可惜,如今朝廷重用番将,自己空有满腔热血,也只能临时做个宫廷仪仗队领头了。
“将军不必如此消愁,以将军之才能,未来必有一展拳脚的天地。”
李璿也看出来了郭子仪的郁郁不得志,出言安慰道。
两人边走边谈,大有一种相见恨晚的势头,相谈甚欢也。
万人仪仗卫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安西门安远门,朝着蜀州的方向进。
“此去蜀州,不知将军觉得从哪条道最为便捷?”
李璿对于这蜀道自然不太清楚,只知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原身也只是一个从未离开过王宅的笼中皇子,更对蜀道一无所知。
“殿下,长安去往蜀州,共有七条蜀道,其中以陈仓道,褒斜道,骆谷道,子午道最为常用。”
“其中又以骆谷道距离最近,但此道山谷纵横,水域交错,耗时亦久。”
“其中又以陈仓道距离最远,不宜此道。”
“褒斜道距离不远不近,相较于居庸,无所长亦无所短,自然也无可取之处。”
“子午道一路坦途,比陈仓近,骆谷远,最为合适长驱直入。”
“综合以上,末将以为,殿下当轻车简从由子午入蜀。”
“余下重车仪仗大队,改骆谷道入蜀。”
“如此扬长避短,方能最快抵达蜀州。”
郭子仪思虑一番,便给出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方略。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办吧!”
李璿也觉得郭子仪所言十分在理,毕竟马队翻山越岭,渡江过河实在太麻烦了,还是走坦途大道最合适。
…。
若带着大队伍,那必然会拖慢行程。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这大队伍绕近路,果真是两全其美之策。
这时,郭子仪目光看向了不远处的一名随行宦官道:“殿下,只怕这位随行监军不会同意。”
李璿也看向了那一边,随行监军边令诚。
这位也是鼎鼎大名,高仙芝,封常清可以说,就是死在这位谗言之下。
“将军实属耿直,此等小事,本王前去解决即可。”
李璿说完,驱马前去。
原本时刻偷瞄凉王与右武卫大将军郭子仪的边令诚,突然看正主朝着自己过来了,立刻有点心虚的四处张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