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度不知该如何在他面前自处,但一投入工作中,这想法也很快被搁置在旁。
报社的工作遇到了瓶颈。那位牺牲队长的遗孀脾气古怪,姓木,人也像木头一样,油盐不进。据说她守着丈夫的遗体不下葬,和当地政府僵持。说来也奇怪,这么一个影响广泛的事件,政府的英烈指标就是迟迟不下来。江怀雅和她打过几次交道,也许是家里停着亡人,木嫂面容枯槁,两缕茅草似的长散在鬓角,眼神看上去阴恻恻的,声称自己“不要钱,只要一个公道”。
家属不要抚恤金,只要政府的嘉奖,而政府居然没有敲锣打鼓地如她所愿。这事透着古怪离奇,然而她奔走寻访了多位邻里,所有人都对个中究竟讳莫如深。
白白奔波了好几日,碰了一鼻一脸的灰,再一回,才现好几天没见到聂非池了。
不想偶遇的时候抬头不见低头见,这会儿到处找人,他却就像人间蒸了一样。一问,才现地质队到山脉更深处驻营去了,短时间内不会回来。
江怀雅心里莫名冒出一个念头——
他真的在吃压缩饼干了。
青海的边界,是真正的群山环抱。
这里没有旅游景区千篇一律的规整与喧闹,所有颜色在眼前一一铺展,像画家的调色盘坠进清池里,荡开大片的青与黄。
聂非池他们的所在地是一片密林,保持着最原始的险峭与苍翠。
在一片平缓的坡度上,扎了一整排营帐。
入夜,人与兽的巢穴都融入同一片阒寂。
这里避不开林中野兽,晚上需要有人轮岗守夜。聂非池出账的时候,在近旁现了一处被草草掩埋的灰堆,看了眼前半夜守夜的付章。
后者是所里来的同事,刚毕业,剪一板寸,稚气未褪。
付章见自己的行迹被现,吞吞吐吐道:“我……我就烤了两根火腿肠。”
聂非池捡了根树枝拨弄灰堆,确认没有火星在冒。
“放心吧,我生火很小心,绝对不会起山火。”付章讪讪地摸摸后脑勺,“咱们这规章制度也太严格了,本来运输车送来的东西就难吃,还禁止生火。这都快四五天没吃过熟食了。有罐泡面也好啊……”
密林间树叶婆娑作响,聂非池望着浓墨一般抹不开的夜色,禁不住又想起她那句同甘共苦。
她那种挑食的个性,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次。然而他每年有一小半的日子在这样的深林之中,吃同样的食物,冷烟冷火,整夜又整夜。时间太漫长,再多的回忆也嫌少,一句简单的话拎出来反反复复惦念,也能成为隽永。
付章因为吃饱积食,不急于回去睡,坐在他身边玩俄罗斯方块。
手机是特意搜罗来的几百万年前的诺基亚直板机,小巧耐摔,每次出野外就带上解闷,通话信号还强劲,比什么智能机都好使。反正在这林子里,也不指望有网络,再高级的机子也就是一块好看的砖。
玩累了,付章偷偷窥伺聂非池。他好像永远都是同一个表情,手里拿一袋长方形的饼干,有节奏地转弄,不说一句话。
他对他富有好奇心。
进所里小半年,付章几乎没跟聂非池搭过几句话。听别人说他是个脑子有问题的公子哥,家境殷实到难以想象,偏偏要来钻林子。但接触下来,他不难相处,只是很寡言。
他于是主动上去搭讪:“欸,你天天就吃这个?”
聂非池瞥了眼手里的压缩饼干:“怎么?”
“干这一行是图什么啊……”付章痛心疾的模样,“我要是像你这么坐得住,我就去出家了。”
他对生活也没要求,不嫌脏不嫌苦,就是嘴里闲不住。
聂非池:“那为什么还做这行?”
付章是个的小伙子,张口就唱:“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这是老一辈的《地质队员之歌》,他唱了几句不尽兴,压低这嗓子唱得摇头晃脑:“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疲劳和寒冷,背起我们的行囊,踏上层层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宝藏!”
跑调跑出八百里外。
聂非池被他逗乐了,笑了一笑。
付章不好意思地说:“干这行怎么了,比娘们唧唧地坐办公室好多了。除了成天上山下野,女朋友不好找,其他就没什么缺点了。”
能说出这句话,说明入行不久,热情高涨。
聂非池不予置评,默了一会儿忽然道:“你是不是吃多了睡不着?”
付章耿直得很,老老实实答:“有一点吧。”
“那后半夜你守着。下次你的班我帮你替。”说着他就打道回府了。
这个圈套来得猝不及防啊……付章一愣一愣的。说好的清心寡欲坐地出家呢?蔫坏起来坑人坑得行云流水,太不尊重热血青年了!
夜并不漫长。漫长的是回忆。
山中与世隔绝,信号零格。冬天与夏天的体验不同,连虫蛇都进入冬眠,是真正的万径人踪灭。比之酷暑,眼下更寂寥些。
身体上的感觉似乎带动了梦境,回到遥远的往日。有青涩的女声郎朗在读:
“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
那时十六七岁,他站在窗外,等她的语文老师拖堂结束。江怀雅诵读的是一篇欧阳修的祭文,他从未看过,但因隔窗听她念过一遍,记得这一段的结尾是“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1t;)
&1t;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