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心扯了扯沈仲谦的衣袖小声道。
“老爷,只怕是柔儿那有什么大好事。”
沈仲谦这才恍然。
可一想到自己与那逆女之间的恩恩怨怨,她好了,自己就好不了,当下沉了脸。
见他这样,那太监有些玩味地瞧着。
王姨娘又去扯沈仲谦。
“老爷,她是咱沈家的嫡小姐,如今有好事,咱们真是格外欢喜。”
“是,这话说得对。”
沈仲谦瞧着那太监的眼神,立即醒悟。
再如何,沈柔如今还是他的女儿,如果真得了太后的青眼,他自个儿,兴许也能沾些好处。
想到这,忙也应和出声。
对那太监又塞了一个荷包,这才笑呵呵地请了旨意。
太监原还想着沈府有这等大喜事,指不定会有多少油水,却不想宣了旨意,一个个都跟中了邪一样,呆愣愣的,哪有什么喜意?
瞧着光景,太监还有些不明白,拂袖匆匆离去。
而沈家却因为这一封懿旨炸开锅。
“什么,沈柔救了太后?”
“天呐,这得是多大的功劳!”
“不得了,大小姐怕是要一飞冲天了。”
“谁想到,这才几日的功夫,竟然有这等福报?”
院子里的仆人们,有的欣喜,有的担忧。
而沈仲谦和王姨娘,显然是最担忧的两人。
若这事儿搁在别的人家,只怕已经敲锣打鼓,欢天喜地。
可沈仲谦却一下子冷了身子,只觉自己说搬了石头砸了自个儿的脚。
以沈柔那性子,这泼天的一场富贵,只怕没那么容易给他沾。
若是他没那么冲动,早早将她推出去就好了。
沈仲谦的心中腾起一股懊悔。
很快,沈柔救了太后一命的事儿,被大舌头的下人传了出去。
一时间街头巷尾就开始谈起这件稀奇事。
要知道,沈柔才刚在京都火了一把。
她与恭王爷的那段风流韵事,热度还没下去,如今又来一段救太后的佳话。
一时间,沈柔成了京都热门人物。
大家不聊两句关于她的各种离奇古怪的传说,就跟不上话题似的。
“听说那沈家大小姐,生来便有一身的巨力!”
“瞎说,明明是有一颗七窍玲珑心,能辨人是非,否则怎么会立即瞧出那齐家郎有问题?”
“不对不对,沈家大小姐天生便说习武奇才,跟随她祖父练就一身绝世神功,不然如何能在数十刺客手中,救下太后?”
很快,沈家二房三房的人也都听说了这件事。
三婶忙匆匆坐了马车去了不过一条街的二房府上。
见了二婶,她就嚎开了。
“哎哟喂,我的好二嫂啊,你说咱们这得多亏啊!”
“若是当时让晴儿和芬儿跟着进了宫,那救下太后的,还指不定是谁呢!”
二婶脸色十分不虞,她哪里不知这些?
她如今悔得跟什么似的。
早知今日,她就该早早与沈柔那死丫头打好关系,反正那死丫头也是个蠢笨的,糊弄几下就能跟她掏心掏肺了。
自然进宫的事也就能成了。
那她的晴儿,指不定就能飞上枝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