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要刺杀自己,而又为什么不杀?
到底牺牲一个太后宫里的小太监,演的这一出,是给谁瞧的?
沈柔心思百转,瞧着眼前的太后,心中警惕了起来。
若说这件事,与太后无关,她不信。
只是,眼下她没有足够的线索,还得细细捋一捋。
不过总得先把太后这一关给过了。
那小太监的牺牲,总该有点回报才行。
想到这里,沈柔歉意地对苏梦馨摇摇头道。
“小女哪有那么大的能耐?”
“这太监的武功并不如何,想来若是想近太后娘娘的身,只怕没那么容易。”
“说不得娘娘身边的侍卫就能将他擒拿住,哪里有小女什么事。”
“小女不过是恰逢其会,让这歹人慌了手脚,这才露了踪迹。”
见她谦虚,也不知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太后的脸上多了几分真诚的笑意。
“真是个好孩子!”
“分明受了罪,还能如此真挚善良,实属难得。”
“哀家着实喜爱你这性子,比这世间最贵重的宝物还叫人稀罕。”
“若不是皇儿如今有了皇后,四妃齐全,哀家说什么都要你进宫陪着。”
此话一出,沈柔大惊。
就连苏梦馨也眼睛圆睁。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这简直是直接将沈柔捧到了皇后和四妃齐平的高度。
这话里头的深意,实在是太过耐人寻味了。
即便是常常入宫陪伴太后的苏梦馨,都未曾得太后如此夸赞。
沈柔不过第一次进宫,即便是得了太后青眼,也不过是比京都闺秀们高那么一筹。
哪怕她替太后挡了一刀,也顶多被太后感激一番,与几位郡主有了可以坐在一起的资本。
更别说,眼下还不到那个程度,沈柔也没真替太后挡刀子,怎么就与四妃看齐了?
更何况,苏梦馨也听说过沈柔的事,靖安侯府和沈家闹得那么大,她被退婚的事也是满城皆知。
沈柔的名声可以说并不好,但凡有些规矩的大户人家,都不会再考虑她做儿媳。
而以沈柔将军府嫡女的身份,也绝不可能去给人做妾。
如此一来,沈柔的身份就十分尴尬了。
只怕,只有那些攀附权贵,或是仗着自己有几分学识的穷酸秀才,才肯迎娶沈柔。
就这样的女子,现在突然就被太后捧到了天上,叫人如何不惊?
似乎也是觉得自己的话说得有些不妥,太后轻叹一声笑道。
“哀家是真真稀罕柔丫头,这世间庸庸碌碌,追名逐利,勾心斗角的人太多了。”
“如你这般水晶一样通透的人儿,何其不易?”
“瞧着你,就让哀家忍不住想起恒远那孩子。”
“他自小母妃难产而逝,自己又有腿疾,瘦瘦小小日日哭泣,哀家都怕他早夭,日日派了妥帖的宫人守着。”
“好不容易熬过去了,交由贤妃抚养,可没几年,小小的人儿便入狄国为质,为大兴的和平,不知吃了多少苦头。”
说着说着,太后的话头不知怎么就拐到了恭王爷身上。
沈柔还是第一次听到关于他儿时的事。
虽不知太后何意,却也不敢插嘴,只竖着耳朵耐心的听着。
“后来他回来国,先帝又把玄羽军给了他,他说个好孩子,一心想着操练好玄羽军为国效力。”
“可不曾想,世人对他多有误解,以为他说个嗜血残暴的人,畏他如蛇蝎,朝臣也多有避讳,以至于明明不过大皇儿两岁,身边却连一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
“哎你们呀,明明都是好孩子,却被名声所累,哀家瞧着实在痛心。”
一边说,太后一边捂着心口,眼里的泪也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