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太后行了礼,走上前道。
“老奴瞧着沈小姐憨态可掬,倒是也想起了安宁公主。”
“太后娘娘若是想三公主了,不若常常唤沈小姐入宫,陪您说说话吧!”
太后呵呵笑了起来,对沈柔招了招手。
“好孩子,过来!”
“这些饰都是时兴的花样,带回去戴着玩吧!”
沈柔红着脸,乖巧地起身走到太后身边。
大宫女欢意忙顺着将秀墩挪了过去。
等沈柔坐到了太后跟前,太后拉起她的手,慈爱地拍了拍。
“你这样鲜花一样的姑娘家,就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多与几个姐妹在一块儿顽。”
“哪里会喜欢陪着哀家这样,死气沉沉的老婆子。”
听她这么说,沈柔忙抢了话道:“小女喜欢太后娘娘,见着您亲切得紧,只是怕娘娘嫌小女粗笨愚钝,搅扰了您的兴致。”
“呵呵~哪里的话!”
“这宫里头日日安静得很,偶尔热闹一下才有,否则岂不是要闷死人?”
太后似乎十分高兴,伸手正要捏沈柔的脸,又想到什么缩了回去,拍了拍她的肩膀。
沈柔心中嗤笑。
面上却不动声色,恍若不见。
“娘娘若不嫌小女吵,那小女愿时常来给您解闷,陪您说话。”
“好好好,真是个好孩子!”
说着,太后似乎特别满意她,笑着上上下下地打量一番,侧头对常嬷嬷道。
“你瞧瞧这丫头,长得多水灵,这模样瞧着就欢喜,定然是个有福气的。”
“那齐家是眼睛瞎了,才瞧不见这么个珍珠一样的宝贝!”
常嬷嬷也笑着附和。
“可不是!”
“俗话说得好,慧眼才能识珠,若没有娘娘这般的见识,哪里能瞧出沈小姐的好?”
“那靖安侯府捡了鱼目扔了珍珠,沈小姐不入他们家,也是上天保佑。”
听她们这么夸,沈柔一张圆脸烧得通红,埋下头不敢抬起。
瞧她这模样,太后哈哈开怀笑了起来。
“这丫头,这面皮薄的,往后还得多来哀家这坐坐,好好多夸夸才行。”
“她与馨儿年岁相当,这性格倒是迥异,不过都是好孩子,哀家瞧着都欢喜得很。”
常嬷嬷也跟着附和点头。
“苏小姐温柔娴雅,沈小姐率真可爱,各有各的好,似那园子里的花朵儿一般,都是极美极娇嫩的。”
沈柔瞧两人说得来劲,也睁大了眼睛好奇道,
“娘娘,您说的是哪一家的闺秀?”
太后脸上笑意不减,眼里却闪过一丝嘲意。
常嬷嬷忙接了口:“是翰林院苏太傅的孙女苏梦馨小姐,她自幼跟随祖父饱读诗书,又请了水月先生入府指导琴艺,于琴棋书画上都有涉猎,平日娘娘最喜欢她进宫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