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祉还是没搞懂,又摸了摸脑袋:“此报纸一物便能广而告知了!”
黛玉嗔他一眼,真是个笨蛋,还做学问呢,便道:“朝廷不是有邸报吗,这报纸和邸报其实差不离,都是在一张纸上刊登一些时事要事,只是邸报只能朝廷官员看,咱们这个报纸面向大清所有百姓,你道好不好!”
胤祉又想了想:“这和我的那些学问编书有什么关系?”
黛玉道:“你将那些收集的天文历法、算术音律、民生常识、造物理论、农耕种植、医学普及、吃穿用行统统都放在这张报纸上,然后我们将其勘印出来。这样,朝廷有一个对百姓们普及知识的出口,还可以下达政令,比如以后号召全国种植土豆金薯不就可以用上报纸的来布消息!”
“好主意!”
黛玉正在认真地给胤祉讲解报纸的好处,便听到后面传来胤禛的声音。
黛玉遂抬头看一眼,见胤禛后面跟着一串阿哥正朝屋里进来!
八阿哥和七阿哥皆是听着有趣,也都上前来道:“我倒觉得报纸这物挺有意思,只是若要大量普及则售价不能太高,否则穷人也买不起!”
八哥哥想得倒很周全,皱了一下眉头。
黛玉一笑:“当是以传播为主,一份报纸只需一个铜板或半个铜板。”
三阿哥一听便道:“那不是亏本生意,要印制大量的报纸所涉及的人力物力皆不可算,朝廷现在内忧外患呢!”
黛玉淡淡一笑,几位爷倒是觉得她胸有成竹的样子,便都好奇地看着她!
“所谓广而普之,就有了人群基础,有了人群基础自是有更多的妙用。可以在报纸上增设一个广而告之的版面,用来对商人招商,宣传他们的货物。
哪家酒肆想要揽客了,哪家饭馆开张了,哪家药馆挂诊了,哪家布匹店到了新料子了,都可以刊登在上面,如此一来就可以支撑办报的费用。更重要的是朝廷有了引导民生舆论的官口!”
“妙啊……”七阿哥和九阿哥也听出了兴趣。
九阿哥更是积极地靠上来:“三哥,要不你反正对经商也没兴趣,你只管编报,布学问知识,这招商的事交给弟弟我吧!”
黛玉瞄了一眼老九,果然最狡猾的是老九啊,捡着肥肉啃啊!
老九这时心里已经开始展开了蓝图,因着老九的额娘可是康熙正宠的宜妃娘娘,又因宜妃家里的几个哥哥都在内务府任职,管着吃穿用度,这一家子对赚钱都特别感兴趣。
出了个老五这样的,也是因为有钱所以能吃的都从不缺,养出这么个吃货!
虽然老九和老五是一个妈,但是两人道不同不相为谋,老五对赚钱没什么兴趣,只对如何做好吃的有兴趣。
现在老九一听有赚钱的机会,遂就来了兴趣!
老三倒是单纯得紧,他想的只是能将他研究出来的学问能够让更多的人知晓,若是这样那还真是个好办法。
遂道:“那九弟负责报纸的经费,我只管报纸的文章内容了!这倒是个好事!遂明儿我禀了皇阿玛,再做考量!”
黛玉笑道:“报纸上可刊登的内容还很多,比如可给文人雅士们开辟诗词歌赋专栏,能够上报的皆是大成大儒,这难道不令全国文人们一举而动……”
胤祉这个学究一听到这里顿时眼睛亮:“正是正是,妹妹是如何想到这些,我怎么想不到,只知道编书!”
“你那书编来一大叠,最后也只得那么一套放入朝廷书库里,最后被几百年后的后人们拿出来作为古玩鉴赏一二而已!”
胤祉一听连连点头:“可不是嘛,这编书和报纸要两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