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位爷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了,每日点卯之后,从工部晃出来,先吃“早午饭”,然后从董伯手里接过那名叫“如意”的金刚鹦鹉,开始满平安京溜达,犄角旮旯地四下里找着听歌,听曲儿,听说书,看鲜,看热闹,看美人儿,纨绔极了。
早先尹赟也来找过安韶华几次,可安韶华却是个于公事上再认真不过的性子,恨不得日日宿在刑部,总想着把案子一次都办完。尹赟好说歹说,软硬兼施,竟一次都叫不出去。两三次之后,尹赟也就不来了。只有不当值的时候碰上了,两人才坐一会儿。
话说那头二皇子与顾锋自打去了军中,便很少跟安韶华联系,顾锋也狠心,只给顾銛送过两回礼,一次是剿了伙路匪,救下了南北商行的一批货,人家要答谢,顾锋给了顾銛的名帖。还有一次,是安韶华中了探花,二皇子从西疆弄了几车上好的玉料和药材当贺礼,一路吹吹打打送进了侯府。除此之外竟是连个口信都没传过的。
安韶华只听沈翎说过,二皇子跟顾锋在军中颇有建树,时常有捷报传来,安韶华每当此时就是欢喜又无奈。安韶华自己出身武家却并未从军。安家已有大哥从军,安韶华出生之时就注定不能驰骋沙场了。
沈翎是已经告老的沈相嫡长孙,如今在文华殿任职,品级不详,沈翎没说过,安韶华也没问。品级不重要,文华殿,实打实的天子近臣。这几个伴读,如今最好的还是这沈大公子。这么说来,从前安韶华跟顾銛好的时候,安韶华跟沈翎走的也很近的。当时顾銛就说过,他们四个伴读短时间内,只有沈翎能有点儿展。后来……顾銛刚搬去二门还我读书处那段日子,沈翎来过两次,安韶华当时正冷着顾銛,自然也听不得别人三句话不离顾銛。一来二去,沈翎也不怎么跟安韶华来往了。
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福贵上前来,问“爷,中午是回府吃,还是去找哪位爷一起吃?”
被福贵这么一问,安韶华也愣住了。他看了看前面,正是那“悠然居”,也就是那讲六扇门故事的茶楼。安韶华进去,挑了个好地方,转头吩咐福贵,回去告诉顾銛一声,今晚他要宿在还我读书处。
福贵还想说什么,安韶华摆了摆手让他下去了。
这厢说书先生说到,那右使追这个白影在荒野上飞奔,跑着跑着,白影就不见了,四下找了也找不到。旁边的口技先生也没闲着,风声,脚步声,远处的狼嚎狗叫,右使四处用剑刺探时的金石之声。
讲到情节紧张处,偌大一个茶楼众人屏息,落针可闻。连安韶华都挺得入了神,福贵什么时候过来的都不知道。
还我读书处这边,福贵喜滋滋得传完话,告了罪就走了。欢喜欢蹦乱跳跑前跑后的安排,顾銛的衣服、沐浴、熏香,房间的铺盖欢喜只扫了一眼,就领了牌子带着冯嬷嬷去领的。
顾銛站在院中,无端的,有些慌乱。福贵说的婉转,但是意思很明确了。今晚安韶华会来,会住在这里,目的很明确。
在这个时代,处在顾銛这个位置上的人,遇到这种事,应该欢欣,应该高兴,应该喜不自胜,觉得荣耀。
但是顾銛不愿意。不是欲擒故纵的手段,是自肺腑的不愿意。没有情的欲望对于顾銛来说,只是人类进化未完全的兽性表达。更何况对方是安韶华。
午饭一如既往地简朴,如果安韶华此刻出现在这里,大约会作几个下人。可顾銛却吃的很习惯。还我读书处的饭食向来是冯嬷嬷一手操持,鲜,适量,是顾銛的全部要求。
饭后,顾銛哄两个小的睡了,自己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虽然不愿承认自己紧张,可那是事实。直到约摸两个孩子要醒了,才起身慢悠悠地去找了冯嬷嬷,吩咐了一些事,回房去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我卡文了。对不起大家_(:3ゝ∠)_
好消息是,下一章安韶华要宿在还我读书处。
坏消息是,我周五也许写不出来,但最迟周六我一定会出来的!
第15章对联
安韶华在外面晃了一天,晚间才回来。原想着直接从流光院的外门回去,谁知刚走到巷口,听到身后有马车的声音,安韶华想也不想就往旁边让了一下,结果马车停了,崔铁生跳下车来。
这崔铁生不是别人,正是忠勇侯安瑜的十二亲兵之一,因为话少又身手好,安瑜带在身边的时候最多。安韶华一抬头看到崔铁生目光炯炯一言不地盯着自己,再看看马车,车里是谁就心知肚明了,安韶华不由得后脊梁有点僵,整个人都有点不太自然。
崔铁生忽地一下行了个礼,吓了安韶华一跳。安韶华点头嗯了一声,没办法,还得硬着头皮钻进马车。马车里,父子俩大眼瞪小眼,一言不。马车外,崔铁生跟福贵互相点了下头,默默无语跟着马车走。
安韶华拼命想着话头,父子同乘却一路不说话,有点尴尬。安瑜本来想抓紧时机教训安韶华两句,毕竟现在的世道,都流行严父,这老子见了儿子不说两句“不肖”,不骂两声“孽障”你都不好意思给人当爹。谁知一抬眼,正看着这安韶华嘴巴一动一动,还时不时抬眼可怜巴巴地瞅自己一眼,顿时起了兴致,索性转过头,认真地盯着安韶华。
可怜安韶华本来见着父亲就紧张,半天找不到话更是心慌手抖鼻尖出汗,偷瞄父亲一眼,父亲正目不转睛地审视自己,这下完了,脑子有点乱,竟什么都说不出来。好容易忍到马车进府停下,安韶华赶忙跳了下去,回身扶父亲下马车。没注意红姨娘带着芬儿正提着食盒等在父亲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