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呼吸一顿:“哀家何时管了前朝之事?”
“叶姑娘还未出闺,代表的便是定国公府。定国公向来尽忠职守,为皇上为朝廷尽心尽力,太后娘娘却不由分说将定国公之女叫进宫中,外面日头猛烈,却让她在太阳底下站了许久,偌大后宫,就是连一处遮阳之地,一张椅子,一杯茶水都没有了?”太子冷冷地道:“若今日叶姑娘病倒在宫中,不知太后娘娘可否想过,该如何向定国公交代?”
齐承煊:“定国公向来忠心耿耿,独有一爱女是掌上明珠,太后娘娘此举,无疑是寒了定国公的心,寒了朝中诸多老臣的心。后宫不得插手前朝之事,太后娘娘却毁前朝安定,这不是插手这又算什么!”
这一顶顶高帽子戴下来,把太后说的头晕目眩,险些便要心虚。
好在她见过不少大风大浪,短暂的沉默之后,却也是冷笑出声:“太子这话说的冠冕堂皇,句句都是指责哀家做的不对。太子莫不是忘了,叶姑娘与太子定了亲,是未来的太子妃,哀家是她长辈,叶姑娘做错了事情,哀家连提点她都不行了?”
“那孙儿倒是要问问皇祖母,叶姑娘何错之有?”
“那就要问问叶姑娘自己了。”太后冷声道:“不如让叶姑娘自己说说,做了什么事情,还有损我们皇家的颜面。”
齐承煊定定看了她一会儿,回到叶明蓁身边坐下。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见叶明蓁手边的杯子也空了,又自己端起茶壶,给她重沏满一杯。宫女诚惶诚恐地站在一旁,他头也不抬。
战场之上,谁若先沉不住气,便是谁先输了。
他努力让自己平心静气。
他只想叶明蓁一生平安喜乐,前后两辈子,他都将叶明蓁放在心尖尖上,舍不得她受半点委屈。今生不提,只说前辈子,他也想尽办法拐弯抹角送去助力。他不敢靠近叶明蓁,唯恐会让叶明蓁的名声沾上污点,便让母后屡次将叶明蓁叫入宫中,以示荣宠,抬高叶明蓁在京中的地位,彼时楚怀瑾在朝中位置不高,却无人敢小瞧她。
让齐承煊恼怒的,竟是叶明蓁因他而受委屈。
宫中那些手段,他如何能不清楚,自幼时在宫中长大,亲眼见着太后以各种借口刁难皇帝磋磨皇后,连他与瑞王也受过不平,年幼时他尚无反击之力,后来便寸步不让。太后强塞陈家女给他做太子妃,他据理力争反对,把人气得离宫居住,如此才算扳回一城。
可过了那么多年,从前太后好以辈分压人,到如今也没多少变化。叶明蓁还未嫁给他,便已经先经受了这些委屈。
齐承煊将杯盏重重放到她面前,沉声道:“你只管说说,孤倒不知你有何不对之处。”
叶明蓁也终于抬起头来。
殿中所有人都望着她,不说太子,只说太后与顾思凝,她清晰地感受到,太后目中满是嫌恶,顾思凝是幸灾乐祸。
一见到顾思凝,她便什么都想明白了。
这位真千金向来与她不对付,更是屡次找她麻烦。自己找不成,便来搬救兵。顾思凝那些动作在她面前犹如跳梁小丑,她向来懒得搭理。
若有这空闲,做什么事情不好?
可一而再,再而三,一直到今日,叶明蓁便知道自己不能再不放在心上。将太后搬出来,这便不是她一个人的事,也是太子的事情。
叶明蓁面色平静,语调也没有太大起伏,她道:“民女并未做过错事。”
“哀家看你是不知悔改。”太后嗤笑道:“如今京中有一邸报盛行,名叫做京报,难道不是你做的?”
“是民女做的。”
“既然你知道,还不如认错?”
叶明蓁大胆地朝太后看去,“民女斗胆想请太后娘娘说明,这京报何错之有?”
“抛头露面,声势招摇,难道还没有错?”
叶明蓁并不退怯,她看着太后,最后目光又落到了顾思凝的身上。
“不知民女有何错之有?”叶明蓁盯着她,语调平缓,却带着不容人质疑的坚定。“民女办这京报以来,从未听人说过半句不合适,也想不明白有何不妥之处。不知这不对,是觉得京报不对,还是觉得民女不对?”
作者:12点还有一更
第119章
叶明蓁的话一出,太后便不禁多看了她两眼。
她对叶明蓁的印象并不深,虽说先前有过夸赞,可那也是误以为顾思凝是她,借着夸顾思凝而已。那日在宫宴上,叶明蓁一直低头,鲜少开口,反而是她被瑞王与太子联起手来气得不轻,并未多注意叶明蓁本人。
如今一瞧,却是和太子一样牙尖嘴利,果真不愧是定了亲的未婚夫妻。
她一个小姑娘,太后更不会惧怕她。
开口之前,太后先看了太子一眼,见太子安静喝茶,并未插嘴,她才道:“你已经与太子定了亲,日后出门在外,便也是未来太子妃的身份,如何能做这等招摇的事情。”
叶明蓁反问:“民女不知,为何京报算是招摇?”
“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难道还不算招摇?”太后险些被气笑了,道:“你这京报卖到全京城去,连街头百姓都听说过,还不算是招摇?”
叶明蓁了然:“京报本来便是要卖给所有人,这并非是它的错处。照太后娘娘的意思,这便是我的错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