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团山屯军,岁行云一直忘了件极其重要的事。
当初收复积玉镇后,李恪昭、叶冉及岁行云有感于李恪昭无自己的兵,处处受制于人,这才集思广益,想到要建一支能由李恪昭完全掌控的常备兵。
战史上赫赫有名的团山军,最初组建的缘由就是“李恪昭需有自保之力”这么简单。
可后世并不这样认为。
后世学者根据七零八落的史料片段及野史传说,拼凑兼之推测,以为团山军、团山屯寨之所以出现,其最初目的是为了抵御团山背面的游猎异族嘉戎。
嘉戎部族无文字,与缙言语不通,谁也不清楚这支部族是从何时开始生活于团山那一边的。
后世学者经许多考证与推测,判断嘉戎应是以游猎为主,兼少量放牧,世代不事农耕。如此完全靠天吃饭,若逢年景天候不好,猎物及水草不丰,他们食物短缺,就会试图越山劫掠屏城。
后世认为“团山屯军”是基于对嘉戎这个恶邻的了解与防备而建立,团山屯军能做到世代守护西南边陲,必定是一开始就做好了万全的应敌准备。
可事实上,“团山背面有个虎视眈眈的恶邻”,此事后世之人耳熟能详,而当世根本无人知晓。
团山屯军初次与嘉戎交手,初次知晓一山之隔有恶邻这件事,是李恪昭一行在遂锦城与三公子、五公子人马殊死一搏的前两日。
屯军主将司金枝与坐镇屏城军尉府的叶冉都不知山那边有这么一支异族恶邻,且叶明秀带走一半屯军前往遂锦助李恪昭后,司金枝手中兵力不过两万。对手突然有五万人越山而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一仗都很悬。
好在叶冉遇事稳得住,虽不能亲临前线,却随时根据回传战报为司金枝指点迷津;团山屯军在岁行云部长期的拟制袭扰下也练就了非凡的应变能力,大家也学会了举一反三、灵活机变。
而李恪昭留遂锦后,卫令悦以“卫朔望夫人”的名义暂代屏城郡府事务,在此战中也积极调动人手、筹措粮草,并稳住屏城民心,为山上的司金枝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后方保障。
三人各司其职、默契配合,成功扛住了对方来势汹汹的前期攻势,将之拖进了长达一季的消耗战。
五月初,卫朔望与叶明秀率大军赶回团山增援,在当月底之前结束了这场战事。
团山上经历整整三个月的鏖战,入侵之敌被尽数歼灭,屏城民生却未受太大波及。
叶冉、卫令悦各有不愿出风头的理由,主动要求略去了各自在此战中的贡献,战报陈述上只以卫朔望、司金枝、叶明秀及团山屯军为主。
当战报传遍朝野,不但缙国臣民震惊,在遂锦的各国探子对此役也不敢轻视,迅将消息回报各自君主。
毫无防备之下遭逢对手全力偷袭,以两万兵力仓促迎战五万入侵之敌,却能在兵力劣势下将对手拖进僵持,最终在援军到来后将敌军全歼,一个活口也没留。
此等惊世之功背后蕴含的心狠手辣,使“杀神司金枝”的诨号传遍各诸侯国。
*****
做为掌半枚玺印的王后,岁行云本该与李恪昭并列王座。
只是她既然无意也不懂国政朝务,加之有孕不适,登基大典之后便躲在内城寝殿内休养,不曾临朝。
此时她的肚子已圆溜溜,好在她身骨强健,捱过最初三四个月困倦、孕吐的艰难后,便没那么难受。
但行动稍有不便,她便愈懒怠动弹,每日最喜欢让人搬一座美人榻到外,歪着晒太阳“听书”。
为她“念书”的中宫女官通常是小表妹公仲妩。
这差事是公仲妩自己找岁行云讨的。小姑娘有心自食其力,也借此躲避家中为她安排婚事的打算,岁行云对此自然乐见其成。
李恪昭这日散朝早,索性命随身近侍们捧了待批阅的奏折、简牍,直接来到王后的中宫寝殿。
进了垂花拱门就见岁行云在美人榻上,公仲妩在旁执一册《礼记》柔声念着,岁行云听得昏昏欲睡。
见李恪昭到来,公仲妩及小侍女们纷纷跪了一地。李恪昭摆摆手,示意她们各自退下,不必出声。
公仲妩懂事,带着小侍女们远远退到廊下,低眉垂,眼观鼻鼻观心,半点不打扰。
偏那随行近侍没眼色,轻咳两下想要提醒王后起身见礼,毫无意外得了李恪昭一道冷眼,立时噤若寒蝉。
可岁行云还是被惊醒了。
她有些尴尬地笑笑,想要下榻,李恪昭却大步迎上来,侧身虚虚坐在美人榻边沿,挡住了她的动作。
“既君上大度,那我就不客气了。”岁行云笑吟吟抬手掩了个呵欠。
李恪昭眼底噙着纵容,没好气地淡声道:“何必与自己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