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三,嬴政二十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献上燕国地图以借靠近秦始皇刺杀他。司马迁写得很详细,地图中藏有匕,荆轲刺秦王的整个过程都栩栩如生。不过,这个流传千古的刺客列传其实也有破绽。
先,六国将亡,秦军势如破竹之际,弹丸之地的燕国地图能有让秦始皇非要亲自打开过目,秦始皇能信任这个初来乍到的壮士吗?司马迁写秦始皇当时身着软甲,所以荆轲袭击时没有刺中。既然有防备的软甲,多疑的秦始皇能让荆轲有机会近前吗?问题是既然生了荆轲刺秦的故事,那只有一个答案,荆轲手中的地图决不会是一张普通的燕国地图。
到底是什么地图,历史无从考证,我想那会是一张与秦始皇个人隐私有关的地图,是一张秦始皇朝思夜想的特殊地图。很可能就是周朝遗留下来的,周穆王姬满当年去西王国会王母的旅行地图。荆轲本人如果能如此揣度到秦始皇的心思,而献上这样的地图,自然会得到召见,而且是亲密的召见。至于荆轲是否真的领受肢解之刑,那也许是秦始皇或者司马迁的障眼法了,我猜测秦始皇不会杀他,而是后来跟随他去西行了。
疑点四,统一后的秦始皇常年出游在外,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回咸阳京都坐镇,这完全不符合历史环境。当时六国刚定,天下仍然造反四起,秦军四处戡乱,讨伐六国遗民的暴动,秦始皇竟不顾个人和国家安危,如此逍遥和神秘地出行,似乎也不符合这位有大志的千古帝王性格。他从二十八年开始,始皇四去之罘山,此山名不见古籍,位置不能确定,为何他要去这个地方,是个不解之谜,依我看,那座山也许就是通往昆仑山的门户。
疑点五,卢生事件与焚书坑儒。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派燕国人卢生访求方士,卢生被派入海求仙回来时,奏上符命占验的图录之书,上写&1dquo;亡秦者胡也”。后人将此理解为灭亡秦朝的是胡人,或者是胡亥。始皇就派将军蒙恬率兵三十万去攻打北方的胡人,其实,我理解应该是&1dquo;从秦朝来的人到了胡地。”并非指胡亥,蒙恬率兵三十万去攻打北方的胡人,是为证实多年前出走的秦始皇下落。
自从秦始皇退出政治舞台后,李斯施展手段左右着国家的命运。卢生上书事件后,他担心真假秦始皇秘密会被天下人知晓,便于三十四年,借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宴祝寿之机,下达焚书令。
他设计了一个精巧的计谋,先让仆射周青臣过分颂扬秦始皇的功德,把秦始皇时代说成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的君王,刺激一些被李斯怀疑知道真相底细的博士淳于越等人,果然淳于越出面指责周青臣。于是李斯借皇帝之口,抓住把柄封杀全国的书籍,其中不乏当时流传甚广的关于秦始皇出走求仙的诽闻。李斯下令,让史官把非正统典籍全部焚毁。
第二十九章破解《史记》
为了掩人耳目,除博士官署所掌管书籍之外,天下敢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借古非今的要满门抄斩。命令下达三十天仍不烧书的,处以脸上刺字的黥刑,处以城旦之刑四年,配边疆。
焚书之后,本来就对秦始皇出走的传闻将信将疑的侯生、卢生更加相信,西域关于秦始皇的谣传是真实的,否则,李斯何以竟冒天下之大不韪焚烧祖宗流传下来的书籍。便不敢留在咸阳,远逃他乡。李斯追剿余党,下令将在咸阳与卢生亲密的四百六十余读书人全部坑杀,不久,侯生被缉拿归案,遭到杀戮。酿成历史上闻名的坑儒事件。
&1dquo;翦先生,您的推论很有意,不过,您推论的基础是没有史料证实的假设,结论似乎有点牵强。”
燕无疆礼貌地提出质疑。
&1dquo;问得很好,凭借瑶池壁画还无法判断秦始皇事件的真伪,姑且不能作为证据。可《史记》本身就埋伏着许多证据,我们再一起回忆一下。也就是我要说的疑点之六。
秦始皇晚年的神出鬼没。秦始皇已经失踪多年,李斯等相信,秦始皇已经在营室星成仙。为营造神秘气氛,盼望真仙驾临秦宫,李斯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修筑道路,经由九原一直修到云阳,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直贯通。再将阿房宫连成一体,四周架有天桥可供驰走,从宫殿之下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修建门阙作为标志。又修造天桥,从阿房跨过渭水,与咸阳连接,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
我相信所谓秦始皇派人求仙药,是去寻找真正消失的秦始皇。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秦始皇曾经说:&1dquo;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1squo;真人’,不再称&1squo;朕’了。”足以透露秦始皇对王位的厌倦,而渴望自由自在的神仙生活。这应是司马迁有意留下的秦始皇真实心境的线索。
李斯将咸阳四旁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起来,把帷帐、钟鼓和美人都安置在里边。神秘的布置是希望真秦始皇的仙临。从此,秦始皇成了神龙见不见尾的人物,等于消失在秦朝的历史舞台。这应该是李斯给假秦始皇建造的活棺材,为的是,从此再没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踪。以便他代行王权处理事务,群臣接受命令。因而李斯有更多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假借皇帝诏书下达治理天下的命令,以此肃清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