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推理]《中国橘子之谜》作者:[美]埃勒里·奎因【完结】
埃勒里·奎因——西方侦探推理小说第三代典范
从整个西方侦探推理小说史来看,埃勒里·奎因属于第三代作家。第一代是由福尔摩斯掀起的短篇侦探小说热,其主要作家是柯南道尔、普斯特、傅尔曼等人;第二代作家的代表人物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安东尼·贝克莱、范达因等人,他们在2o世纪2o年代成名,创立了长篇侦探推理小说的形式。经过两代人的探索和创作,侦探推理小说的基本模式、写作手法均已确立,为一代大师的崛起奠定了基础。3o年代之后的侦探推理小说家注定成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其中最著名的两位大师就是埃勒里·奎因和约翰·迪克逊·卡尔(19o6一1977)。
埃勒里·奎因(eLLeRyQueen)是曼弗雷德·本宁顿·李(manfredBenningtonLee,19o5-1971)和费德里克·泰纳(Frederinetay,19o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名,他们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家。两人本来分别从事广告业和电影业,1928年因参加有奖征文,两人开始联手创作侦探小说,三年后两人都辞去各自的工作,专门从事侦探推理小说的创作。在合作的4o多年间,他们共推出4o部长篇小说、4o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以埃勒里·奎因的名表。埃勒里·奎因也是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其角色本身就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兼级侦探。年轻英俊的侦探埃勒里·奎因和他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是其大多数作品中的主要角色。
故事中的埃勒里·奎因,有着运动员的魁梧体魄和迷人的银灰色眼睛,他思维敏捷,具有高的推理能力。这一形象成为美国侦探人物的标准模式——一个极具性感的现代美国的福尔摩斯。
奎因侦探推理小说开创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其奎因探案系列和雷恩探案系列烩炙人口,风靡美国及欧洲,至今畅销不衰。其小说的主角埃勒里·奎因也成为家喻户晓、深受读者喜爱的人物。
难怪美国侦探推理小说家、评论家安东尼·布彻赞叹说:埃勒里·奎因就是美国侦探推理小说。在历次&1dquo;历史上最伟大的1o位侦探推理小说家”的评选活动中,埃勒里·奎因榜榜有名。
埃勒里·奎因从不轻视读者的推理能力,在他许多侦探小说中的最紧张关头都特别设定一个章节&1dquo;挑战读者”,希望读者在不看结尾的情况下能独立侦破书中设下的疑案。
纵观埃勒里·奎因的侦探推理小说系列,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小说受范达因的影响,在主要人物奎因身上也不乏范达因下侦探范斯的影子,其衣着、举止、言谈、性格都带有浓厚的英国味。属于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罗马草帽之谜》《希腊棺材之谜》《荷兰鞋之谜》等国名系列和《x的悲剧》以及雷恩侦探系列共14部。
后期创作从《凶镇》开始,该时期的作品与前一阶段作品的最大的不同是侦探奎因的美国化,动作增多、语言简练、性格活泼,连犯罪的场所也更具美国特色了。
然而贯穿埃勒里·奎因前后两个时期全部作品的是他的最大特点:设局精巧,推理严密。奎因侦破的每一个案件都是难解的谜团,整个案情扑朔迷离,没有任何明确的线索,使人如坠五里云雾摸不着头绪。不看到最后,读者很难猜到罪犯是谁,看到谜底后,对作者无懈可击的严密推理只能赞叹。奎因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丝毫没有对暴力、色情的喧染,使读者在不受暴力和色情刺激的情况下平静地享受逻辑推理的智力乐。这在侦探小说中是难能可贵的。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埃勒里·奎因的绝大部分小说迄今未搬上银幕。在电影业十分达的美国,这是十分罕见的,何况是像奎因探案这样深受读者喜爱的系列作品。但这并非好莱坞的疏忽,它曾将奎因探案系列中的几部拍成电影,但不成功,遭到奎因书迷的抗议,只好作罢,至今未敢问津。这大概也可以算是奎因侦探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吧。
第一章 狄弗西小姐的牧歌
狄弗西小姐从科克博士的书房逃出来,身后传来博士火的怒吼声。她站在这个老绅士房门口的走廊上,双颊通红,一只手抚着被怒斥后怦然狂跳的胸口,还听见像只大海龟一样坐在轮椅上生气的七十多岁的老人,他那古希伯来文、古希腊文、法文和英文夹杂在一起的咒骂劈头盖脸地落在她那戴着白帽的头上。
&1dquo;这个老顽固!”狄弗西小姐负气地想,&1dquo;我简直——简直就是和一本活百科全书住在一起嘛!”
科克博士的朱庇特般的雷鸣声从门后传来:&1dquo;别回来了,听见没有?”他用充斥在他教授大脑里各种奇怪语言的隐喻对她火。而狄弗西小姐对于自己能领受高等文化的特权,肯定会使她感到羞愧不堪。
&1dquo;神经病!”她挑衅地瞪着那扇门,竟然没有任何回应,至少,连一般常人该有的反应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生,她惊讶地想着,安静得即使是一声鬼魅般的低笑或是用力合上书的动静也能把坟墓里的死人吵醒。她确信,他是全世界最容易被激怒的老人。过了一会儿,她颤抖着忍不住要开口,但是天性中高傲的那一面战胜了,她继续紧抿着苍白的双唇。如果他喜欢就让他自己穿衣服好了,反正她一向都很讨厌给老人家穿衣服&he11ip;&he11ip;她犹豫地站了一会儿,她脸上的红色还没有褪,然后,这个专业的看护迈着坚定、沉稳的步伐,慢慢地走过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