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北静王在城中抄家拿人之事。
忠顺亲王只说没拿到逆反的实证,而北静王在其余几家找到了一些往来书信作为证据,但是在荣府跟前碰了壁,连荣府正门都没能进去。此刻他就只能指天誓,说定是逆党使了什么法术,将他那份圣旨偷换了去。还特地形容了荣府老太太目无当今,用太上皇当年赐下的旧物挡驾;那个衔玉而诞的小儿,恶形恶状,当着他的面在空中写符云云。
北静王向圣上领旨:“陛下,昨日搜查神武将军府、卫府、陈府、宁国府,所查出的证据皆有限。荣国府老太君着实可恶,显然有所隐瞒,不得不查。臣恳请陛下下旨,臣这就再去荣国府一趟。"
谁知皇帝陛下看着他的眼光却有些像是看一个傻子:“水溶,你是说,荣国府的宝玉使了什么法术,偷换掉了你的圣旨?"
"他若是有这等本事,就该当救一救他家的老祖母才对啊!"
水溶猛地想起,道:“正是,陛下,当时臣见荣国府老太太已是回光返照,后来在臣面前睡去,似乎已近气绝。但那宝玉举在空中写了几,老太太顿时就又醒来了…"
皇帝陛下看向水溶的眼神有点儿古怪,突然朝他面前掷下一本奏折,冷淡地道:“你自己看!”水溶捡起那本奏折,翻开看时便傻了眼。
这是贾政代上的遗表,贾家史太君——已于昨夜子时仙去了。
老人家临终上表请罪,表达因自己疏于教管,以至于子孙不肖,有负圣恩。原定承袭荣禧堂的贾政疏于才具,顽固守旧,难堪大任。如今族中唯一可造之才乃是长房贾琏。史太君于遗表中恳请皇恩浩荡,恩准由贾琏继承荣国府一脉。
皇帝的意思明明白白:如果水溶刚刚说的那一切都是真的,荣国府那少年子弟贾宝玉为何此刻又不救祖母,任其仙逝?
水溶只得顾左右而言他,绕开这个话题,赶紧道:“荣国府事涉谋逆大案,罪无可赦,贾家子弟还哪有什么机会继承荣禧堂?"
水溶说完,御座上的皇帝没什么反应,反倒是站在水溶身侧的忠顺亲王,稍稍咳嗽了一声,似是在提醒。
水溶一抬头,就见御座上的人正在默默出神,手中正摩挲着一块美玉雕琢而成的玉牌。戴权此刻正站在御座背后,冲着水溶使眼色,水溶顿时明了:这玉牌,是从凤藻宫中找到的,是贵妃的遗物。
在这一刻水溶陡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判:原本只道贾元春被禁足定是失了圣宠,然而凤藻宫这场大火一烧,贵妃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却令圣上意识到了自己心底的那一丝无法割舍的牵挂。
他顿时想起天幕上说过的,《长生殿》里的“乞巧”伏元春之死。《长生殿》讲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乞巧”自是他二人在长生殿里下密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但圣上从来不是唐明皇那般惑于美色,耽于男女之情的昏君,水溶此前自然也猜不到皇帝陛下心底竟会对贵妃存了这样一份心意。直到如今他才恍然明了。
早知如此,他当初的计划里就该撇除荣国府才是。
水溶连忙见好就收:"然而贾琏那一房似是于此案无涉,且他此前有大功于民,皇上或可准许其将功折罪。"
果然,就见皇帝陛下微微颔,道:"朕准其所请,由贾琏这一支承袭荣禧堂。"水溶当即以贾家故旧的身份代贾家叩谢了天恩,惹来身边忠顺亲王一声极其不屑的轻哼。
少时,水溶从大明宫中出来,稍稍舒出一口气。他再细细回想,心中疑惑未解:宝玉究竟是不是有那随心所欲地改写事实的本事呢?若是如此,他却又为何坐视荣府老太太仙逝的呢?
素色装裹的荣国府中,宝玉披麻戴孝跪在祖母灵前,人早已因悲伤而麻木。但只要回想起前一夜老太太留给他的话,宝玉依旧潸然泪下。
第171章第二十二次直播6
自那日在荣府中门之前狐假虎威喝退水溶之后,贾母的状态一直不好。昨夜宝玉从城外返回荣府,将元春的“好消息”悄悄告诉贾母之后,老太太心愿已了,挣扎着向贾政和贾琏交代了后事之后,便再也撑不住了。
宝玉当即抽出他那支湘妃竹,如玉般的身此刻仅有一丝微弱黯淡的光芒,若不是在暗处细看已是全然看不出了。
宝玉刚要运,却被贾母自己劝住了。
她说话已很艰难,却奋力摆出口型,重复着:“不要”、“不要”。…
宝玉执着已然落泪:“老太太,孙儿这么做就是为了咱们一大家子,依旧能如以前那样,和和美美地在一起……"
贾母艰难地从口中挤出两个字:“娘娘……”宝玉心头一痛,尖顿在空中,他再也无法运。
他明白老太太的意思:此刻荣府再办上一场轰轰烈烈的丧事,元春或许能借此机会逃出生天。"人……哪有不死……"
贾母说到这里,眼神瞬间亮了亮,似乎她全明了了生死的意义,又似乎她已看到了老国公的身影,正无比期待着与亡夫重聚的那一刻。
"宝玉,宝玉……留着你的……"
老太太挣扎着向宝玉伸出手。
宝玉忙收起那管,伸双手,紧紧握住那只枯瘦的手,哀声道:"祖母!"
"……多写,多写些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