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贾琏给柳湘莲做媒,要将尤三姐嫁给柳湘莲时,薛蟠二话不说,帮柳湘莲准备成亲的一应物事,在柳湘莲进京的时候,已将所有物品都准备好,还准备替他买房子、治家伙、择吉迎娶。由此可见,薛蟠对肝胆相照的朋友确实上心。】
【待到后来惨剧生,尤三姐自刎,柳湘莲跟一个道士出了家,薛蟠哭得比谁都伤心,还四处派人去寻找柳湘莲的下落。虽然我们都说宝玉十分尊重女性,但在尤柳这件事上,薛蟠表现的可比那一句话就葬送了尤三姐性命的贾宝玉要光彩得多了。】
宝玉闻言,满脸愧色,退后一步,向着天幕连连作揖,表示自己已经知道错,再也不敢随意评价她人了。
【除了对柳湘莲这“不打不相识”的结义兄弟有情有义之外,薛蟠对母亲和妹妹都不错。他曾经讽刺宝钗护着宝玉是因为看上了他,然而第二天酒醒了之后,立即向薛姨妈和宝钗自责道歉,自我检讨到落泪。】
【当时薛蟠自我检讨的那一番话非常真实而感人2,令人从他那花花公子的外壳里能够窥见一个娇养纨绔对家人的真心关怀,当人不得不感慨——原来“呆霸王”也有这般儿女情长的一面。】
【除了对柳湘莲和自家人,薛蟠还对书中的一个人物表现过异样的情愫。这个人物就是林黛玉。】
宝玉听闻,如同被雷击中一般:原来薛大哥哥也曾对林妹妹有过好感?他明明已看过了原书,依旧未曾体会到……他念头忽起,瞬间又放下。薛蟠因为天幕的缘故被判流刑,而林家家势显赫,黛玉更是得封县主,且又遇上凤清这样的良缘……在书外,这两人绝无可能再有任何可能。
【当时还是宝玉和凤姐被马道婆魇
镇的时候………】听天幕说到这里,连一旁听着的探春都变了脸色。
【当时荣府里正乱做一团,而薛蟠则比旁人更忙出十分,“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正"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早已酥倒在那里。"3】
此刻天幕上的弹幕大多是"!”,也有些诸如“薛大傻子唐突佳人"之类,批评薛蟠在那种场合下的反应实在是冒犯了黛玉。
【这“酥倒”二字,着实是将薛蟠这个大傻子惊艳之后的傻态写得跃然纸上。关于这一段,脂批是这么评价的:“忙到容针不能,以似唐突颦儿,却是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颦儿之丰神若仙子也。”④】
【这句评价是什么意思呢?兰兰给大家解释一下:当时的情景是宝玉和凤姐被马道婆魇镇,书中续书的节奏极其紧张,急迫到连,一根针都插不进去。然而作者却在这里插叙交代看似无关的事,以调节整体节奏和读者的情绪。】
【这一段,看似是薛蟠冒失,见到了林黛玉便魂不守舍,但却是有两重含义,一是说“情不知所起”,人的情感本就是非理性的,无法自我压抑的;另外一层含义是林黛玉美貌如仙,这般魅力又岂是薛蟠这等俗人能抵挡得了的。】
【根据这一段,再联系之后宝钗曾经向薛姨妈开玩笑,要薛姨妈说林黛玉做儿媳妇——我们可以大致推测,这位薛大傻子薛蟠,可能真的曾经认真考虑过想要迎娶林黛玉,向薛姨妈提过,但是薛姨妈没同意。】
【在此之后,薛蟠出门行商,特地从苏州带了很多土仪回来,其中还有不少是虎丘带来的各种精巧玩意。物品很多,足够让宝钗能够多备一份厚礼给黛玉。】
【小伙伴们都知道,苏州是林黛玉的故乡。在这里如果说薛蟠这么做完全是为了黛玉吧,实在是有点儿证据不足。但是比起宝玉空口臼牙地说好好听的:"妹妹,你放心,等我明年叫人往江南去,与你多多的带两船来”。这薛蟠,是不是多少也显得更实诚些?】
宝玉见天幕上飞过一片“光说不练假把式”的弹幕,脸上愧色不减。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列举了薛蟠关心朋友,关怀家人,关注暗恋对象的各种行为举动。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认为薛蟠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呢?】
【兰兰认为,如果我们能给薛蟠这样的评价,就实在是对不起枉死的冯渊,和后来惨遭薛蟠虐待的香菱。甚至被薛蟠用一副卖不出去的棺材板诈去了一千两银子的贾珍也难免觉得有点儿冤……】
天幕的口气戏谑,荣禧堂中各人却背后凉——卖给贾珍的那副板子大家都还有印象,当时是好不容易才拦下来的,否则宁国府恐怕就要摊上个“僭越逾制”的罪名。
【由此,大家可见红楼里的人物不止是活灵活现,性格更是复杂多样,绝没有脸谱化、非黑即白的人物。】
【好了,我们刚才说过了薛蟠,现在兰兰带着大家继续在三苏祠里逛一逛,顺便咱们继续说一下柳湘莲。】
这时天幕上的景象开始变化,萧兰兰似乎正在三苏祠中慢慢走动,穿过一进院落,进入一座四合庭院。细看去,就见那正院门前一枚匾额,上书“来凤轩”三个大字,依稀可见轩后有无数翠竹环绕,莫名令人想起大观园中的“有凤来仪”。
【柳湘莲这个人物,咱们在上次说尤三姐悲剧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当然了,当时咱们的重点在尤三姐身上,着眼点在于当时社会中,柳湘莲可以“浪子回头”,尤三姐却没有机会“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