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宝玉翻开那本《石头记》上册,只翻了几页,看到林妹妹小心翼翼地进荣国府,生怕行差踏错被人笑话,宝玉的双眼便已湿润了——他一向在荣府养尊处优,是最受宠爱的公子哥儿,从来没有站在黛玉的立场上为她考虑。直到如今才感受到黛玉那几年住在府里之时,饱受寄人篱下之苦,是多么的不容易。
至于他当初见到妹妹,一眼之下便觉无比熟识,当时曾脱口而出:“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这些也一字不差都记在书上。
难怪,天幕总说这本书是他贾宝玉所记的自传、家族史……如今看来,其中大部分故事,都与自己所经历的一丝不差。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偏差的呢?
——就是从天幕出现开始。
从那时起,宝玉回想自己的人生,再和眼前书册上所写的作比较,虽然大致相似,但和这本书册上所记的相比,枯燥单调了好些。
黛玉离开,似乎将他灵魂中最重要的一半抽走了。
当然,除了林妹妹之外,宝姐姐的人生也生了绝大变化——薛蟠犯事,宝姐姐自己当家,看眼下薛家商号的势头,宝姐姐必能成为一代女商…
世事如斯变化,宝玉再看看那“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谶言,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或许这就是天幕的本来目的。
看着看着,宝玉渐渐忘了探春交代的,要将书里有名有姓的人都记下来,等到猛然省起,他已经看过了好多章节,没办法,只能回头重看,却又怕耽误时间。
他粗粗回想一番,觉得适才看过那些章节之中,绝大部分名字他之前都已写在
凤姐递来的那本簿子上,不过就是北静王水溶、冯紫英、卫若兰之辈。
于是,宝玉仗着自己一目十行的本事,又从后至前快翻了一遍,自觉没什么遗漏,然后才继续看下去,一边看一边记录人名。刚刚看完前四十回,探春已经携着下卷赶来了。
“二哥哥!”探春看着宝玉记下的长长一串名单,连连点头,连忙细细看去,见其上记载了不少皇亲显贵之名,四王八公都在其列。
探春一眼瞥见那“南安郡王之孙”几个字,忍不住一阵心跳,情不自禁地想:怎么会。…他怎么会有孙子?再稍稍一想,才省过来那应当是世雍袭爵之前的事。
探春意识到自己对世雍多少已有些异样的情绪在,顿时微微脸红,强自镇定,下飞快,已经将宝玉与她记下的人名又誉抄了一遍。
“宝玉哥哥,就是这么些人,你我分头打探一回,也另送一份到凤姐姐琏二哥哥那里去,请他们也都出面问一圈。"
宝玉应了一声好,却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只管捧着探春带来的下册,一目十行地看下去。
而探春却也一样,心思都系在还未看过的上册上,从宝玉手边取来,飞快翻阅。
“咦,‘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这竟是说的大姐姐刚刚封妃时候的事!……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果
然,老太太昨晚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去寻夏守忠……"
探春将这一回飞快地看下去,看到府里的人商议元春省亲的事,叹道:“这些果然与当时预备着大姐姐省亲时一模一。…"
说到此处,探春的声音忽然哑住,眼中出现惊惧。
宝玉不知生了什么,连忙凑过头来看,只见书页上三个小字,赫然是个有名有姓的人。他再定睛一看,见是这样一行文字:
“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祐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1”
第155章第二十次直播⑨
宝玉:"这……这是什么意思?"
探春早已将前因后果想通,一跺脚道:“此事不可不防,得想个办法,往宫里递个信,提点一下娘娘才是。"
说着,她顾不上安慰或是埋怨错过此等重要细节的宝玉,匆匆出门,要寻贾母和贾政夫妇商议此事。
"娘娘,陛下……驾临凤藻宫了。"
抱琴飞奔进殿,向元春禀报,声音里有一丝激动。毕竟这位已经有些日子没有驾临凤藻宫了。虽说天幕出现之后皇上来此是应有之理,但小宫女明显还是觉得欣慰。
“快,扶我起身,去殿前恭迎。”元春强自镇定。
“可是皇上日前就下过旨意,说您既然身子不适,便不必出去相迎的。”抱琴看看元春苍白的脸色,虚浮的脚步,心想这实在不是讲礼数的时候啊。
"不必多言,我自有道理。"元春一把攀住抱琴的手臂,由这小宫女扶着,勉强走到凤藻宫殿前,冲着那快而来的明黄色身影慢慢福身行礼。
“爱妃平身!”皇帝陛下的声音一如往常那般威严肃穆。只是他看见元春亲自出来相迎,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怜惜。
谁知元春在这时放开了抱琴的手,自己扶着膝缓缓起身,还未站直,却一个翅趄,身体一歪,径直摔进快步赶来的皇帝怀中,教天子抱了个满怀。
也不知后宫嫔妃平常大多有此等操作,皇帝陛下甚是熟练,一把将元春抱住,索性让她贴在自己胸口待了一会儿,才慢慢将她抱起,低头问:"朕有些日子没来凤藻宫,爱妃可是怨朕?"
元春的面颊紧贴着那明黄龙袍上刺绣的真龙,鼻端是一阵淡淡的檀香气味,心头微微一松,忙低声道:"妾身何敢,都是因为妾身身子不大爽利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