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应天府的“护官符”上写得很清楚: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那毕竟是皇商薛家,好大的财势、好大的气派,可以视王法为无物啊!】
宝玉探春他们还不怎么觉得,贾母与贾政对视一眼,心中有数:若就是贾府院里这几人听听也就罢了,这话一旦上达天听,薛家就完了。
【在这里我就要讲到一个更加可恶之人:就是审理这件案子的金陵应天府知府贾雨村。】
这一声说得并未有多响亮,但是话说出来令贾府满院众人都心惊肉跳的:天幕他们都已见过几回,但谁也没见过仙子这般疾言厉色,而且指名道姓地指责哪个“可恶之人”的。
偏偏这个人也姓贾!
从贾政冲贾母挤眉弄眼的神色来看,恐怕还不止是本家这么简单,荣国府与贾雨村,显然还有更多往来勾连。
【这个贾雨村的可恶之处在于:他在断案之前,已经在门子的帮助下认出了香菱,知道香菱就是甄士隐的亲生女儿。这位甄士隐,是当年在苏州帮助过贾雨村的恩人。这贾雨村却完全无动于衷,从未有一念想过要搭救恩人之女出火坑。】
【其次,他徇情枉法,非但没有追究薛蟠的杀人大罪,甚至以前世夙孽之说干扰司法公正,胡乱判了这案子,让薛家花上几个钱便能轻松了却此案。】
【第三,我们再看回这桩案子,案子的起因正是一个拐子拐卖良家幼童。此类案件通常由团伙协同作案,否则他们做不到将多个从各处偷偷抱来孩子私养在僻静之处,然后再送到他乡转卖。】
【作为一地的父母官,贾雨村有没有顺着线索顺藤摸瓜,缉拿拐卖人口的犯罪团伙?没有!他只是在案件结束之后,写信向杀人凶手薛蟠的母舅姨丈报平安,在信上写“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1……】
贾母听得脸色白,心想:这薛蟠的姨丈,不就是贾政吗?
原来贾雨村曾经向贾政写信通报过这个案子,所以贾政才事先知道,这时候想起来要和薛家做切割。
而贾政现正失魂落魄般站在阶下,口中不断喃喃地念道:“怎么会、怎么会……怎么竟一字不差?”
贾雨村写在信上的文字,此刻一字不差地被天上仙子复述出来。可见善恶到头终有报,头顶上有苍天啊!
天上仙音却还未止歇,那位仙子似乎紧紧扣住了贾雨村的错处不放,再次大声质问。
【这样的人,他配做一方父母官,为百姓主持公道吗?】
就在这时,荣府院墙之外传来隐隐约约的喊声:“不——配——”
虽然贾母的院子与荣宁街之间隔了好几进院子,但此刻众人在院中,也能听到外头群情激动的呐喊声:百姓们恨透了拐子,听
说有这样玩忽职守的官吏,更是将一腔怨气全都泄到贾雨村头上。
“怎么,全京城的人都能看见这天幕?”贾母惊问。
贾政一凛:回想过去两次天幕出现,能看见那天幕的人越来越多,实在不排除全天下都能看见这次天幕的可能。他连忙转身就要出那垂花门,忽又停下脚步,对贾母说:“老太太派个人去林府看望一下林姑娘吧!”
林如海现任监察御史,如果查办此事,必是林如海出面。要保全贾府,必须联系林如海。
这对嗣母子还算是有默契,贾母连连点头:“我省得,你先去忙吧!”
这时天幕也改换了话题。
【好了,我们再说回香菱。】
【细读红楼中关于香菱的文字,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这个女孩儿温柔敦厚的个性。虽然她自幼经历磨难,但是她待人依旧天真纯洁、毫无心机,从不把别人往坏处想。】
【说起香菱的事迹,给人印象最深的一段莫过于她跟随林黛玉学写诗的经历:那样聪明的姑娘,又肯下苦工,几经失败却从不气馁,最后终于在梦中得到佳句,写出了“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2”这样精彩绝伦的佳句……】
听到这里,宝玉也喃喃地道:“是佳句,的确是佳句……”
他还从未见过香菱的面,只是听闻这姑娘的命运如此凄惨,眼中便涌出几点痛泪。
【可是她被迫委身的那个男人,可曾及得上她的万分之一?大家还记得薛蟠做过什么样的诗吗?“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3……”】
这时却见王夫人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赶回来。她冲贾母点点头。
贾母这才松了一口气,赞道:“薛家太太很是识大体。”
虽然亲妹妹得到贾母一句称赞,王夫人的脸色却依旧很难看,眼泪都快出来了。薛家像是丧家之犬一般被亲戚扫地出门,可她身为贾家的媳妇,却不得不帮着贾家与薛家做切割。
“蟠哥儿……出京避祸去了。”王夫人向婆母禀告。
“哦!”
宝玉和三春都不知道“薛蟠跑路”意味着什么,但贾母很清楚:“可惜薛家大姑娘了。”
王夫人也无限惋惜地叹了一口气。
薛蟠犯下人命官司,又被天幕当众揭出,他自己离京潜逃,留在京里的家人们便得代他受过。
薛宝钗本是留京候选的官宦人家女儿,现在薛蟠成了逃犯,他的妹妹薛宝钗,便再也无望参选入宫了。!
第12章第三次直播结束
荣府外的街道上,老王头和他身边的路人兀自群情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