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去年学校一本考生有86名,姜诩这次的期望是成绩排名在86名之前。
期中考试两天,考完是周四,高三的各科老师先把姜诩的试卷抽出来进行了批改,虽然不知道排名,但是批改完的分数让高三组震惊。
“这孩子真的才学了半年?”
为了证实这次试卷的难度并没有被高估,高三组老师又加班加点埋头改剩下的试卷,最后在周五放学前统计出了全年级段的成绩。
姜诩考了年段第三十九名。
按照学校往年不太好的高考战绩,顶尖重点大学没什么可能,但是一本稳上。
这就足够了啊!她毕竟只学了半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呢!而且仔细看她各科成绩,生物拉分有点多,只要多记忆知识点,分数拉上来大有可能,还有语文的古文背诵、一些分散的知识点……
姜诩的失分点都是只要努努力都能弥补的,不像有的人听力差、写作能力不行、数理化难题没思路,想要高考前突破得花大力气,还不一定有效。
周五即将放学,同学们正在庆幸各科老师没在周末前考试试卷,本着“先玩痛快,周一再来面对残酷现实”之心,一边值日一边鬼吼鬼叫,高声谈论着待会儿去哪儿浪。
就在这一片嘈杂之中,班主任喊姜诩去办公室。
姜诩一进门就感受到了在场老师们的灼灼目光。
高二、高三的年级组组长都在这里,班主任先通知了姜诩的成绩。
姜诩安静地听着,听完面上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问班主任:“老师,我可以提前参加高考了吗?”
班主任神色复杂,看向两位年级组组长。
高三的年级组组长高老师扶了扶眼镜,问了一些姜诩平日学习的问题,姜诩隐去鬼的部分,如实回答。
听到她从起床一直学到睡觉,日日不辍已经坚持了半年多,高组长心里越踏实,看着姜诩的目光不断柔和:“家里的情况你妈妈已经和学校说了,既然你的确做好了参加高考的准备,我们学校还是会尽量支持你,这件事我们会上报校长,你回去等通知。只一点,就算真的插班高三,老师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个学习劲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学府,不要满足眼前一时的成就。”
姜诩认真点头,向在场的老师们鞠了一个躬:“谢谢各位老师。”
班主任连忙扶起她,感慨不已。
走出办公室离开学校前,姜诩邀请了许盛:“要不要去我家?我带你去见章院士和启文大叔。”
许盛有些犹豫,到底抵不过对传说中国宝级院士的向往,第一次踏出了学校的大门。
章院士和启文大叔也终于见到了姜诩口中,为了念书滞留学校的学长。
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姜诩考试后给自己放了两天假,暂时丢开辅导教材,和许盛一起听两位老师上业余兴课,练练书法,听启文大叔讲讲史书故事,或者和许盛下围棋。
许盛不会,启文大叔虽然从旁指教,但是每次都快不过许盛的嘴,姜诩连赢五盘,乐得不行。
受他们四人熏陶,一干游手好闲的鬼也潜移默化地变得有文化了一些,说话时不时蹦出几个成语,骂人都用上了专业名词,什么抛物线啊,自由落体啊,一套一套的。
周一回校,姜诩收到了正式插班高三的通知,还在忐忑等待期中成绩的同班同学没等来成绩,先看到姜诩要搬走了……
长腿同桌的表情很不好:“你就这么走了?”
姜诩背着她那个撑得鼓鼓的、硕大的书包:“恩,希望同桌你以后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不要再看那些迷信的东西了。”
陈凯同脸黑了,但忍住了暴脾气,气闷地问:“你为什么要跳级,和我们一起上课不好吗?”
姜诩拍拍他的肩膀:“有很多原因,但是总结下来只有一个,我不会停下向前奔跑的脚步,所以同桌,想念我的话,你要努力追上来呀。”
陈凯同脸微红:“滚,老子会想你?”
与陈凯同的别扭不同,小芮她们就真的很伤心了,不过小姑娘也很好哄,姜诩答应每天中午约她们一起吃饭,她们就转悲为喜,还叮嘱姜诩,高考完记得给她们分享经验,当然,要是压力太大也没关系,欢迎回来呀嘻嘻。
但是很快,无论难过或者欢喜的同学就会觉得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一些,姜诩的离开可不只是走了一个同学,从此姜诩成了他们的噩梦。
高二高三的学生经常听到他们老师如此说:“知道插班高三的姜诩吧?人家奋用功半年就能补完高中大部分知识点,你们现在努力学起来,还不晚,知道吗!”
姜诩给了老师们一个坚定的信念,恨不得揪着每一个睡觉的学生:学!现在就开始学!努力学!时间来得及!姜诩能考一本,你努把力考个二本总行吧!
学渣们:晚了晚了,对我们来说真的晚了,老师你放弃我行不行?
大师果然是大师。
“我不是大师,我不会算命。”姜诩没想到这个传言竟然已经传到了高三之中,面对同班同学试探的询问,姜诩从认真解释到面无表情强调。
高中生活娱乐匮乏,尤其是高三,姜诩明白大概自己已经成了大家闲余放松时间一个娱乐话题了,虽然听到一次解释一次,心里却也有点无奈地放逐自流,没办法,解释得累了,只能寄希望于话题冷却。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1t;)
&1t;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