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会儿,冯献遇才苦笑,收回了视线。
冯献遇眯着眼,看着那榜下熙攘人群,看着头顶日光,他喃喃道:“言二、言二……以前总觉得你是伪君子,对谁都好,对谁都记在心上。我心里嘲你也不过是趋炎附势的人,现在看来……也许你是真君子,是我看不透。
“是我看不透啊。”
冯献遇道:“但愿日后,还有和你同朝的机会。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东宫中,此时也在讨论着言尚。
因清晨天亮,长公主进宫将名额改回去,太子批字,这名单,最后才真正定了。
据长公主说,是冯献遇哭哭啼啼,非说他和言尚的情谊如何深,觉得自己愧对朋友……长公主被烦得不耐烦了,又宠爱自己的这个新宠,就干脆进宫改名了。
太子与自己的幕僚说起此事,叹道:“可惜了。本想看到丹阳那丫头和姑姑能够闹一场。”
幕僚之一道:“长公主忽然要将名单改回去,实在不寻常。恐怕丹阳公主还是使了手段的,只是这次比较委婉,竟没有选择大闹,实在不像丹阳公主的脾气。”
太子若有所思:“查一查,看丹阳府上是不是进了新的幕僚,给她出主意。这次手段实在温柔……孤不信是丹阳那个性子会用的。”
“你们在说丹阳公主什么?”
太子和幕僚们在宫殿中说话,就有一大咧咧的少年声从外传进来了。也不用通报,这少年进殿,大步走来,意态潇洒,正是杨三郎。
众幕僚起身行礼,心里叹,只有杨三郎能在东宫不用通报就进来。
太子看杨嗣直接盘腿坐下,一身汗味,不禁瞪少年郎一眼:“你不通报就算了,现在连回府洗漱一下都懒得了?怎么不懒死你?”
杨嗣瞥太子,道:“我为了户部在外面跑了一晚上,一晚上没合眼,你还要我洗漱?我回府洗漱一下,可能就直接睡过去了。耽误了殿下的事,殿下可别怪我。”
太子厌烦地摆手,示意侍女拿巾子给杨嗣擦擦汗。
才听杨嗣懒洋洋说道:“我跟户部那尚书聊了一晚上,他终于答应睁只眼闭只眼,放殿下的人进户部了。那老头子本就快到辞官的年龄了,我看他自己都不想干了,正好给太子行个方便。”
太子满意点头。
老皇帝之前和金陵李氏斗法,好不容易斗倒李氏,把李氏斗回了金陵,皇后逝后,老皇帝也一夜之间衰老了,对政事再提不起精神。而这正是太子要出头的机会。
太子要将朝上的人一点点换上自己的,待整个朝堂都由自己控制的那一天,便是老皇帝该做太上皇的日子了。
如是,幕僚们再说了一阵子话,到了中午该用午膳的时候,幕僚们纷纷告辞。
而杨嗣盘腿坐在原地,动也不动,显然是打算在东宫用膳了。
太子瞥了他好几眼,看这人毫无自觉,只能不耐烦道:“要用膳也行,你去换下衣服再来吧?”
杨嗣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跟着侍女去换衣了。
午膳开始,太子妃今日特意做了一道菜,来与殿下一起用午膳。见到杨三郎也在,太子妃眼角抽一下,却已经习惯了。
这个杨三郎来东宫来得太勤,用个午膳不过是寻常行为。
只是用膳时,太子妃看在太子的面子上,不免关心杨嗣:“三郎,你也老大不小了,家中可有为你说亲?”
杨三郎抬头,淡漠地看太子妃一眼。
杨嗣还没回答,太子已经道:“他的婚事我说了才算。”
太子妃脸上的笑容几乎维持不住,僵硬地抿了下唇。觉得太子对杨三郎也太好了,简直是把杨三当儿子在养……关键杨三也不是太子的儿子啊!
太子真正的儿子,都不见太子多上心呢!
不过说起婚事,太子就想起了丹阳公主。
太子问杨嗣:“你这段时间有见过六妹么?”
杨嗣非常坦然的:“没有。”
太子见他说了一句,又低头吃饭了,不禁恨铁不成钢:“你都不曾去看望她一下么?”
杨嗣诧异:“我为何要去看望她?她要是有心,应该来看望我才对。”
太子:“……”
太子箸子拍在案上,微怒:“你这头倔驴,气死孤了!”
旁边太子妃吓得一抖,以为太子要怒了。结果太子缓了一会儿,又重新拿起了箸子。
太子还忍不住:“多吃点菜,总吃肉怎么行?”
太子妃在旁酸酸地疑惑:杨三真的是太子流落在外的儿子吧?可年龄不对,太子也生不出这么大的儿子啊。
科考张榜,早有无数文人才子围在榜下。
言尚到此地的时候,这里已经被人围得水泄不通。不知是文人们在等张榜,许多豪强人家、富贵人家都在这里停着马车,准备看今年谁能及第。
每年能够及第的才子,都珍贵无比,是要被这些豪强世家争抢的。若是有看对眼的,直接会拉着人定亲成亲。
这种潮流,叫“榜下捉婿”。
言尚在太学读书了半个月,认识了不少人。他一路过去,就一路跟人打招呼,人缘之好,让冷冷清清坐在贴榜位置对面酒肆间的韦树盯着言尚看了半天。
众人都在和言尚说话:
“言素臣,今日去永寿寺找你,怎么没找到你?”
“言二,你怎么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