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有普通读者评论闪现也都是卑微弱小的“参见一本新出现的神书”“合影。”“我有预感这本书的初版后面肯定会很值钱,先买为敬。”
从上到下的带动,加上精装书的销量本来就远少于简装书,在它第二周登上精装书畅销榜榜的位置后,就牢牢的坐在了那个位置,再没有下来过。
而这本书最牛逼的地方还不止如此。
——英国本来就比美国更喜欢这种类型的书,尤其这里还有比百老汇也不逊色的剧作家汇聚地伦敦西区,这本书更对他们的胃口。
——在英国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它更是用一种让人瞠目结舌的火箭度蹿上榜的位置,一骑绝尘的高高坐在了榜,俯视下面的“手下败将”。
——无数和美国相似但是又更为火热夸张的吹捧纷纷登上了各大报纸。
伦敦西区的著名剧作家剧评人夸张的对斯黛拉·惠斯佩尔“表白”:我对你、对你的书一见钟情!
英国《每日邮报》专栏作家:啊、天呐,多么棒的一本书!非常奇特,充满魔力,我非常爱这本书,从看到这本书的第一面开始。
英国《卫报》:不可思议,妙不可言,在看完你不会相信原来真的有人可以把我们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东西重新整合,进行另一种的叙述和探讨。
……
他们完全是真心实意,真情实感的吹捧斯黛拉·惠斯佩尔,把这本书从里到外最剧情细节到人物关系进行了各种追捧,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让人眼熟的名字。
美国对英国的感情从来都是那么复杂,被英国高度认可的作品回到了美国境内,似乎又笼罩了一层新的光环。
企鹅兰登把这些评论截图再次传到国内,放到书的简介区,再次吸引了一大波的销量。
——就算看不下去,也正值得做收藏不是吗?不是已经有人说这本书的初版日后必定会成为像《哈利波特》初版一样值得收藏的经典书?除了剧情,精美的装帧,插图都是值得观看的,而且还能在关键时候充当一下装逼利器。
而且看一看那一排排的写推荐的熟悉人名,简直震惊到失语——好大的排面!
无数的数据通过各种方式汇总,又通过了各种渠道到了不同的人手里,几乎是看到所有数据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当然不是因为销量。
精装书再怎么冲销量,都不可能抵得过简装书。虽然作为精装书它的销量已经非常惊人了,可是这不是它最大的价值,它最大的价值是它的影响力和把它写出来的作者。
这才是第一卷,后面至少还会有两卷,随着卷书的增多,它在这些剧作家编剧等人群中的影响力会再次增加,这样的影响力或许很快就有制作人看上把它搬上荧幕。
而且这些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真心实意的吹捧,牢牢的塑造了证明了斯黛拉·惠斯佩尔的格调和业内地位。
这就是逼格啊!
这就是地位象征。
一般来说,博学多才的人总是受尊敬的,受尊敬和受欢迎并不能化作等号,就算前者没有后者来的受欢迎,在地位上却往往是前者更高。
斯黛拉·惠斯佩尔就是这样,就算她现在只有一本精装书,销量总的来说对一些人都不算什么,可是已经在诸多追捧者的追捧下,披上了高贵冷艳的外衣,自带高冷博学的光环——诸多高知识精英人员亲口认证的她文学功底深厚,知识储备厚度让人望而生畏,还多才多艺,不但涉猎歌剧,在绘画上功底也异常深厚。
——限量赠送的绘本早已经被抢光了,然后读者分为两波。一波坚定是认为斯黛拉·惠斯佩尔的主职是剧作家,除了《囚笼中的夜莺》完整的歌剧外,文中还有其他歌剧,写的异常唯美,她一定是剧作家,最近才转职写书的。另一波的坚定的认为她一定是个画家,不然为什么绘本为什么如此唯美?隐隐还有一小波认为斯黛拉是一位研究欧洲史的老教授,而且浸淫了许久,不然为什么能写出来这样对工业革命时期异常熟悉的小说?
可无论是哪一派,都要斯黛拉·惠斯佩尔本人绝对是个天才一样的人物。
这样的天才人物当然是值得尊敬崇拜仰望的,不能和普通人混为一谈,这样的人能单纯的销量衡量吗?就像是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前者票房肯定比不过后者,可拿奖的多是前者。
总之就是,神位虽是初立,可地位已经牢牢的立在了众多作者前面,就等着她的“神格”稳固,彻底成为圈内让人敬仰羡慕的大人物。
这么比起来,似乎迪蒙·迈基克这位级畅销书作者都不那么让人羡慕了,毕竟后者也是兢兢业业奋斗多本,斯黛拉·惠斯佩尔是真正的一文成神,还是朝着“至高神”奋斗的那种,直接让人失去了追赶的欲望。
这说不定就是一本像《魔戒》《哈利波特》这样的级ip,毕竟谁都能看出来,这本书特别适合被改编成电视剧,看那些追捧这本书的人,难道还怕没有看到?
想想握着这两本级ip的出版社靠着这两套书赚了多少钱,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企鹅兰登本就是庞然大物,此时又多了这么一个有潜力的ip,一时间成了诸多同行羡慕嫉妒的焦点,握着企鹅兰登出版集团的高层更是难得的直接下达的通知,交代矮脚鸡出版社社长一定好好的伺候这位新的大人物,只要要求不过分,可以直接答应,务必要留下这棵摇钱树。
——要不说这让人羡慕嫉妒恨呢,迪蒙·迈基克出了一本级畅销书都还没有这待遇!
而作为和桑稚颜绑定的编辑布莱迪也再一次沾了光,成了同事最为羡慕的对象,他之前的畅想完全得到了实现,坐拥了一个畅销书作家还有一个潜力无限同样可堪称门面担当的斯黛拉·惠斯佩尔,他简直是完成了某些同事的终极职业目标。
他们手下有这么一个就满足了啊!而他居然有两个!
沐浴着同事仿佛要杀人的视线,布莱迪走路都似乎在飘——本以为这颗幼苗要开花结果还要不算短的日子,谁知道一眨眼就抽条开花结果了,甚至这叶子还是耀眼的金色!
在坐拥了“两”大作者后,布莱迪意料之中升职了,短短几年内连续升职,同样前途无量,还能想象,他“慧眼如炬”的名声一定会传的越广。
亚当·史密斯看布莱迪的眼神也是前所未有的温和——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本书居然会引起这么多的反响。
别人不知道,他这个做主编当然知道,迪蒙·迈基克和斯黛拉·惠斯佩尔是同一个人,虽是一个人,可有两份重量啊,她显然十分信赖把自己一手捧红的编辑。
就凭这个,布莱迪的地位也肯定不一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