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下人怎么评价她,文瑶并不在意。她依然按照自己的意愿我行我素。
年底盘账,她和秦嬷嬷合开的玩偶铺子,不过小小一间,扣除店铺租金和两个伙计的工钱,愣是赚了三百两有余!
文瑶按照约定的给秦嬷嬷分了两成,凑整给了七十两。
秦嬷嬷千恩万谢的收了,转过天就准备了米面、猪肉、棉衣等价值十两左右的年货交给张长寿,让他过年回家的时候带上。
张长寿的父亲是庄子上的管事,年底会押送钱粮进京,等返程的时候,张长寿会跟着他爹一起回去过年。
张长寿本来不想收的,可看到秦嬷嬷神色不悦,便没再扭捏的收下了。只是心里也打定了主意,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征得家里人同意后,翻过年回府就认秦嬷嬷做干娘,以后给秦嬷嬷养老送终。
后来黄老太自己也没想到,当初安排两个病患住一起,让他们互相照顾,最后倒是促成了一对母子佳话。
这些都是后话,按下不提。
文瑶盘点了店铺收入,给秦嬷嬷分成之后,又给店里的两个小伙计各自拿了二两银子的奖励,让他们好好地过个年。
对于店里这两个小伙计,文瑶还是满意的。
两个伙计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一个聪慧机灵,口舌伶俐,招揽顾客是一把好手。一个忠厚本分,收钱管账,分毫不差。
从开店到现在,半年的工夫,生意红火,账目清晰。两个人都做得不错。
文瑶一开始给两人开的工钱都是五百文,后来生意好,又给两人提了提,涨到了八百文。
盘完账,文瑶打算明年给两人把工钱涨到一两。当然,这个就没必要提前说了。到时候再说,说不定还能提高两人的工作热情。
只是,让文瑶没想到的是,拿了工钱,两个人却都说要辞工,明年不来了。
文瑶也没多想,准了二人的请辞,可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忿。
这些都是小插曲,文瑶转过身就抛到了脑后。
铺子的事情忙完,店门一关,也到了过年的时候。
大年三十的头一天,文瑶来福祉院找黄老太,说要带云嬷嬷出府去见她儿子,让他们母子聚一聚,提前过个早年。
黄老太自是应允。
可等叫来了云嬷嬷,把事情一说,云嬷嬷却脸色一沉,言语冷漠的对文瑶说“劳大小姐费心了,老奴并无儿子。请您给那人带个话,我在老太太身边,衣食无忧,生活平静,让他以后别来打搅我的生活。”
黄老太静静的听云嬷嬷把话说完,也没插嘴,只是长长的叹了口气,并未勉强云嬷嬷跟文瑶走。
文瑶听了云嬷嬷的话,也是一脸尴尬,旋即笑了笑,说“云嬷嬷,您真的不考虑和云九相认吗?血浓于水,你们毕竟是亲母子啊。”
云嬷嬷脸色愈的阴沉,也没再多做回应,只是朝着文瑶福身行礼,“老奴还有事要忙,就不打扰大小姐和老太太说话了。”
说完转身离开。
文瑶尴尬的看着黄老太,黄老太也无可奈何的摊摊手,“随她去吧。”
自从素枝和云嬷嬷闹掰之后,云嬷嬷就回了文府,再也没去过西城小院。如今回到黄老太身边当差,做事倒是又有了几分早些年的勤勉谨慎。
因为云嬷嬷的拒绝,文瑶在黄老太这儿留了没多久,便离开了。
虽然云嬷嬷不去,可文瑶却是如约去了西城云九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