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来说,不该如此的。
罗知府是二皇子的人,文祈年的书信上门,罗知府不是应该借此机会和文祈年处好关系,争取将文祈年拉到二皇子的阵营中吗?
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摆明了是在得罪文祈年这个永安帝跟前的红人,这对二皇子有何好处?
让他背后的靠山二皇子和文祈年这个当红宠臣敌对,于他又有何好处?
昌邑伯沉思片刻,嘴角一勾,很快便得出了结论。
罗知府明面上是二皇子的人,可实际上,只怕是大皇子的人。
有意思啊!
明面上,罗知府是二皇子的人,有皇子做靠山,自然不用怕文祈年这个寒门出身、毫无根基的读书人。
而他打着二皇子的名号,有恃无恐的开罪文祈年,也就变相的绝了二皇子拉拢文祈年的可能性。
这里面,受益的是大皇子。
二皇子没了拉拢文祈年的机会,大皇子自然就有机会了。即便大皇子也没能拉拢文祈年但至少可以保证文祈年不会倒向二皇子。
而私下里,大皇子的侧妃……
昌邑伯突然不想再臆测下去了。
因为,再深思下去,事情就要牵扯到他自己头上了!
(吃瓜吃到自己家,可还行?)
虽然昌邑伯不想承认,可事实只怕真的跟他和赵明玉的女儿雷婉儿有关。
他迎娶文琪做平妻,最受伤害的就是赵明玉。作为赵明玉的女儿,岂有不给她撑腰的?
而婉儿作为大皇子最宠爱的侧妃,她想要替母亲出口气,只需要吩咐一声,自然会有无数的人会争着为她鞍前马后,分忧解难。
想来,文琪的大姐会被周家折辱,被周家逼着和离,都少不了婉儿的从中作梗。
到底是给永安帝当过伴读,又扶持着永安帝上位的人,昌邑伯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想通了所有事情的关窍。
说到底,都是他的锅!昌邑伯长长的叹了口气。
护卫见他叹气,不解的询问:“伯爷想到了什么?”
昌邑伯:“没什么。等天一亮,我们就直接带着文家父子去周家接人吧。别管那什么劳什子的罗知府了。”
护卫随声附和:“早就该这样做了。文家父子也太不知变通了。一门心思的想要走罗知府的门路,让罗知府出面辖制周家。他们也不想想,有伯爷在,还用得着那么麻烦吗?”
昌邑伯没有说话。这两天,他一直任由文家父子自己行动,也是不想破坏文祈年的考量。加上文家父子一路上都在说文祈年事先写过信了,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他也不好太过驳斥二人。怎么说,二人也是文琪的二叔和二哥,他多少也要给他们几分尊重。
他如果一开始就强势的站出来打头阵,只怕反倒会惹得文家父子不快。
如今,眼看着文家的路子是行不通了,他也只有仗势欺人一回,快刀斩乱麻,早点解决了临江府的事,他也好早点回京城。
文琪和孩子还等着他回去呢。
孩子眼瞅着就要九个月了,说不得哪天就要生了。他要是迟迟不回去,赶不上孩子出生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