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宜早不宜迟,战略一定,顾盛便下令全军整备,今晚动进攻。
三千枚手雷被绑上了箭矢分给了三千名骑兵,今晚将由他们起第一场突袭。
至夜,漫漫塞外上只余一轮圆月,淡淡的月光铺洒下来,留下一地清辉。
黑夜不仅增添了意境,更给了明军操作的空间。
顾盛将步兵打散,从多个方向出城向敌营进军,一刻半后,步兵至营外十里处停下。
这时,便是骑兵的主场了,三千名骑兵用布裹住马蹄,分散着冲往敌营,今夜的鞑靼营格外安静,连守门卫都在半梦半醒。
但耳边的“咚咚”声将他吵醒,可惜哪怕借助火光,也只能望见黑影。
正当他要细看时,“咻咻咻”数道光影闪烁,飞向了营内,紧接着便是一阵炸响,一时之间,军营灯火通明,士兵纷纷举着火把冲出军帐集合,可在此时聚集显然不是一个好想法。
又是一阵光影闪烁,这次却刚好在人群中炸响,爆炸的火焰又引燃了士兵的衣服,士兵打滚时又引燃了军帐,一时间火光通天。
也先亦被惊醒,冲出帐后见如此惨状,直觉不妙,当即便大声喝令道:“灭火啊,快灭火!这是敌袭!还不快牵马冲出大营!”
有了领头人,士兵勉强收住了刚才的慌乱,直接放弃了重伤烧伤者,赶去马厩灭火,紧急牵出一批马来,而此时的营外,已是立起数支火把,在光影下,显出了明军森严的阵型,凛冽的长枪闪着寒芒,神机兵架枪而立蓄势待。
主战派的将领们见此,自知无法生还,悲伤之余只能直接跨上马,领着士兵们举刀冲锋,“我蒙古的勇士们!天不假我蒙古壮哉,至此死地无生,但我蒙古勇气不灭!众将士随我疾行!冲出营外与明军决一死战!”
“杀!”这是充满死志的怒吼,像是困兽最后的悲鸣。
“砰砰砰”明军开枪射击,但死亡早已不被对方所惧,不断倒下的尸体更像是摧化剂,浓郁的不甘刺红了他们的眼,却从没有迟疑,只机械的动着冲锋。
无数的骑兵动死亡冲锋,竟是生生用血肉撕出了一道口子,但无奈于气数已尽,只能含恨而终。
营外的战台上,顾盛看着这一切,也是震撼的,既为明军的强,也为鞑靼的勇。
…………
乾清宫里,苏黎看着顾盛的战报久久不语。
也许,身处和平年代成长的她一辈子都难理解战争的一切。
可战争又是推动和平的唯一手段,但战争也是毁灭的第一手段,自古以来,草原和中原便是天敌,草原羡慕着中原的富庶,但却不能融入中原,所以他们掠夺。中原排斥草原,厌恶他们的贪婪,所以中原防守、反攻。
没有谁对谁错,一切的根源都是为了生存。
悲剧总是因为利益不均而上演,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先下手为强呢?
元朝可以统一中原,清朝可以统治中原,这无一不说明民族的融合是可行与必要的。
那大明为什么不能搞民族融合呢?
若是能让数十、数百、甚至上千的民族都承认大明,都成功融合,那大明将有多强大?
她是否能创造一个大明民族?
靠侵略打下的领土不去展只知掠夺,那只会变成殖民地,但若是和平相待,相互扶持,又怎可能会被反噬?
蛮夷之说,是该停止了。
*
一场战争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鞑靼士兵除开伤残者与被绑的也先还有军帐里差点被烟呛死的也迭儿外,全部战死。
战后,哪怕是明军都不得不表示佩服,纷纷脱下了军盔,向对方行礼。
你我虽然是敌人,但敬佩是不分敌我的,只因你们值得。
悍不畏死,被他们用生命饰演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