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夏清换了一身衣服出来,已经到了午餐时间。这几天食肆休店,前堂正在修缮。蓝夏清计划开设一个小吃窗口,这不是说说而已,她必须立即行动以赚取收入。前堂至少还需要十几天才能完工。在此期间,蓝夏清和周铭玉准备了足够的食材,她需要回村一趟。
翠花婶子的后事不可能由老两口来处理,他们是晚辈,需要来处理这件事。如今由周铭玉负责,等他处理完琐事后,他们就需要回村了。
此时,蓝夏清看着已经放进木盆里的虾,准备用水养着。她想着中午可以用这些鲜虾来炒菜。
总共只有六斤虾,自然是为了自家食用。不过一顿饭吃不完,剩下的也可以炒虾酱。一想到虾酱,蓝夏清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虾酱并不是什么名菜,但是蓝夏清小时候,她爷爷经常炒给她尝尝。她小时候最喜欢拿虾酱当调料涂在馒头上,软软白白的馒头上涂上一层鲜香的虾酱,简直美味无比。
蓝夏清对桃花说道:“桃花,你去菜市口看看,看肉铺还有没有卖肉的。现在有仆从了,很多事情不需要我亲自出马了。去瓦市的事情就让邓羽带着南奴去,”她指示道,“买些半瘦半肥的猪肉,瘦的多一点。还要买些嫩豆腐干,质地要嫩一些。大概买两斤肉,三十块豆腐干就够了。”
邓羽应声答应,然后带着南奴一起出门去了。
在蓝夏清的印象中,爷爷经常炒虾酱时使用带点肥的鲜肉、卤茶干和黄豆酱。如果有香菇和剁椒的话,还可以加入一些香菇一起炒,制作出口感鲜美、香味浓郁、辣味十足的下饭虾酱。如果没有剁椒,虽然会少了辣味,但加入适量的酱油仍然能做出非常美味的虾酱。
正当蓝夏清准备去买炒虾酱所需的材料时,她带着三娘桃花正在处理泥鳅,准备在今天的午餐中做红烧泥鳅段。
正在忙碌的蓝夏清后院,忽然有个人从前堂的穿堂走进来。原本愤怒离去的老爷子气势十足地走到蓝夏清身边,皱着眉头问道:“前堂在干什么?装修?那些人还敢来砸店吗?”
听到他的声音,蓝夏清感到震惊,诧异地抬起头:“爷爷,您怎么回来了?”
“你说的是什么呢,丫头?”老爷子马上不高兴起来,眉头紧锁,“我还没离开,行李还在二楼,你就开店招客了?”
“……不好意思,您回来就好。”这是熟悉的口气,熟悉的老爷子。
老爷子事情办完后,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不仅他一个人回来,留在县城待命的仆从也随着老爷子一同搬回来了。由于朝逢食肆正在进行装修,无人招待客人,所以现在大家都待在食肆外面等候。老爷子等不及让仆从们安顿下来,一回到家就毫不客气地登门拜访。
相比起县城,朝逢食肆的舒适程度差了许多。那些跟随在身边前前后后的人实在让人烦恼。最重要的是,食物的质量太差了。
老爷子这次去了一趟县城,时间不到半个月,辛苦得赚来的体重也减轻了不少。此时他蹲在蓝夏清身边,看着她处理泥鳅,胡子都竖了起来。
“这是什么东西?鱼吗?还是虫子?”说起来,在古代人们不吃无鳞鱼,认为容易导致疾病。泥鳅这种东西也只有在乡下过苦日子的人才会食用。尽管老爷子见多识广,但农田里的事情并不在他的认知范围内。此时他皱着眉头看着蓝夏清用剪刀快处理泥鳅,忍不住问道。
泥鳅的表皮带有黏液,在清洗时需要先将黏液搓洗干净。
“这是泥鳅。”蓝夏清做了个示范,顿时三娘也立即明白了,在一旁迅用剪刀处理泥鳅。
“泥鳅?”老爷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这辈子从未下过田,虽然读过不少农学方面的书,但从未听说过泥鳅这个名字:“这东西可以吃吗?”
蓝夏清眨了眨眼睛,回想起古代泥鳅的名称。然而,她作为一个极为偏科的人,她在学习方面的才能主要集中在烹饪和食谱创新上。她只花了很少的时间学习文化课程,勉强考取了一个不错的本科学位,以免成为文盲。老爷子问她这个问题,她暂时想不起泥鳅在古代的名称:“……恰好我们也没有太多泥鳅,您就不要吃了。”
老爷子本来不敢吃不认识的东西,但蓝夏清这样说了,他反而非常想尝尝:“不行!”
新鲜食物怎么能少了我呢?
在对蓝夏清的盲目推崇之下,他从袖子中掏出一锭银子,拍在石桌上。他板着脸,理直气壮地要求:“给我上一斤这个。”
篓子里的泥鳅总共有七斤多几两。除了蓝夏清和周铭玉,食肆里还有四个人。原本打算做三斤给六个人吃,但老爷子这么一说,这篓子的泥鳅就只够一顿了。
霄飞和欧阳落也掀开帘子进来,这两人不知道是被老爷子带过来的,还是他们来过的次数多了,反正进了后厨态度挺大咧咧的。老爷子都不认识他们,他们自然就更不认识老爷子了。但这三个人对蓝夏清的厨艺有着盲目的信任。霄飞嘻嘻笑着说:“掌柜,干脆把剩下的泥鳅都煮了吧,我和欧阳也尝尝鲜。”
果然,蓝夏清瞥了眼石桌上至少五两重的银锭。他们还能挣钱,老爷子对她真是宠爱有加。
“好吧,“三娘擅长杀泥鳅,所以她就全权负责处理了,蓝夏清决定把所有的泥鳅都交给她。“这篓子的泥鳅全部都要做了。”
邓羽刚好买了蓝夏清需要的肉和豆腐干,蓝夏清让桃花把虾也拿出来。
剪虾比清理泥鳅容易多了,但是古代北方人很少吃虾,桃花她们并不会处理。桃花正坐在一旁无事可做,心里有些慌,蓝夏清亲自教她如何剪虾:“把这些虾剪掉,如果能抽出虾线就把虾线也抽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