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这一番话语,可把朱由检说得懵了,赶紧说道:“陛下,吴三桂家小皆在京师之中,况且此人从来。。。。。。”
朱棣不等朱由检说完,便连连挥手,以示其禁言,待到朱由检停下了嘴,朱棣才说道:“这大明边军,多年割据一方,虽名为奉天子号令,但却已成唐时藩镇,甚至比之更为恶劣,这些骄兵悍将,要是皇帝能送源源不断的钱粮,那就不会反,但要是哪一日断了钱粮,即使吴三桂不反,那些部下都会杀了吴三桂谋反,你可明白?”
朱由检听罢此言,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自顾自的说道:“难怪如此,难怪辽东战事百年不平,花了多少钱粮都不能平?这些边军便是靠着朝廷钱粮过活,岂能自毁长城?哪怕我大明朝败亡之后,那李自成号称不收百姓赋税,哪里有钱能喂饱那些边军?等到李自成没了钱粮,这些人自然会反。”
朱由检说罢此言之后,这才注意到众人已经走出了大帐,也就只好赶紧拍了拍身上的土跟上了。
是时,朱棣骑着烈马,位居队列之前,而三千营、五军营将士各自追随其后。
朱棣想道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三人,也是一阵头大,这三个人无论谁单独对上,朱棣都有必胜之心,但若是三人合力,那该成怎样山呼海啸的气势。
朱棣身旁的姚广孝仿佛看出了朱棣的想法,于是在其耳边说道:“陛下放心,那李自成断然不会投靠建奴,关于这人,臣也看过了不少奏报,心气甚高,不会屈居人下。”
朱棣却是摇了摇头,对于李自成这个人,了解得深入之后,朱棣也对其产生了几分敬佩之情,当下说道:“李自成自是做不成皇帝的,但也不失为一代英豪。”
姚广孝却是说道:“陛下,莫要犯了李自成同样的错误。”
朱棣听到此言,不由得眉目一紧,姚广孝的这番言论,实在是来得及时,朱棣执政多年,对于明代内部矛盾也已明白,姚广孝这是提醒自己还是要争取一些人的支持。
姚广孝见到朱棣陷入了沉思之中,而并非怒,也是连连点头,这位皇帝陛下虽然好杀,但从来不行无功之事,故而接续说道:“陛下,如今乃是甲申年,流寇占据顺天东部,这些流寇凭借兵威和深得民心,已成燎原之势,占据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包括北直隶、陕西、宁夏、甘州、山西、河南、山东全境以及湖广部分区域。这些流寇,占据诸府时间不长、立足未稳,吾等当以此人为主要之敌人,先行收复北方全境。”
朱棣听到姚广孝这一番分析,也是连连点头,对于明庭来说,当下的大敌并非是其余军阀,因为那些人终究不得民心,是不可能对明庭社稷产生威胁的。
姚广孝又说道:“至于山海关外,则有我朝军队,这些辽东诸部以平西伯吴三桂、辽东巡抚黎玉田、山海关总兵高第为,这些人还以为流寇大势已成,恐怕早已做好了改朝换代打算,如今李贼被陛下赶回宣府,兵力不足之下,定会将眼光看向吴三桂、高第、黎玉田这帮人,所以臣以为,如今之计,当以封赏边军、接管辽东铁骑为要。”
朱棣听到这番言论,也是暗暗沉思,如今那吴三桂等人就好似昔日的自己,掌握着朝廷最为精锐的将士,只不过没有争夺天下之道罢了。
朱棣沉思片刻,这才说道:“朕看过历年奏章,倒也知晓,这些人尾大不掉,一味封赏必不可取,只有分化拉拢一道,那吴三桂等人虽有大军在手,但对于军队掌控力却是不足,况且这些骄兵悍将,只有先以吴襄落罪,再打上一仗,让其恐惧,最后再行打压分化之事。”
姚广孝又说道:“朝廷内部,以复社、东林2党为,但在陛下几番抓捕之下,已然不成气候,不过这些人多与晋商有染,如何处置这些人,臣还需要好生思量。”
朱棣听闻此言,自是连连点头,随即又说道:“少师唯独少说了一事,朝廷皆以为辽东建奴不是大患,但朕倒是看了,这些建奴不同于蒙古诸部,那奴贼皇太极早学了我汉人礼仪,已成争锋之势,又纳汉、蒙两家为用,建奴才是我朝大敌!”
姚广孝听得此言,却是一愣,在他看来,辽东的建奴虽然日益强大,但却不可能在汉人地盘有统治能力,这才没将他们放在眼中。
朱棣轻笑一声,随即说道:“少师不明白此中道理,据前方探子回报,如今高第等人带着吴三桂一群人向关内退来,那建奴多尔衮早已派了济尔哈朗等收取了关外地区,我大明朝已没有了缓冲地带,所以在朕看来,如今要之事便是安稳吴三桂等人,再将李自成逼回江西,则我军将直面建奴,待到建奴也被我军击退,吴三桂等人自然不敢造次。”
姚广孝听到朱棣想要先对付建奴也是一愣,稍稍想了片刻,立即明白了朱棣的用意,于是说道:“陛下是断定,李贼定不能成事?”
朱棣轻声一笑,却不回答,心中想道:如今天下,这些流寇虽然看似一帆风顺,好似有一统天下之机,但即使朕不穿越而来,李自成也不能成事,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李自成对百姓太好了。
在明朝末年这种局势之下,大顺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不过一年半载就迅接管了包括山海关在内的黄河流域全部疆土,眼看就要推翻大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统治。
若是朱棣的老爹朱元璋面对这种局面,想要站稳脚根,实现一匡天下的目的。
便会立即明白,无论自己在战场上多么所向披靡,但想要治理天下,还是绕不开汉族文官武将的支持。必须在政策上作出重大调整,尽量缩小打击面,由打击官绅地主改为保护他们的利益。
而且朱棣也现了,在如今天下,缙绅势力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能不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直接关系到政权在管辖区内的稳定和遏制并随后解决辽东的民族对抗。
从这个方面来看,李自成想要成事,就必须放弃对官绅地主实行的追赃助饷政策,代之以轻徭薄俺、整顿吏治。
而李自成却为维护贫苦农民利益实行三年免赋,以没收大明朝藩王家产和对官绅追赃助饷来解决数量日增的军队和政权经费的需要。
就在占领顺天之后,也应当赢得绝大多数汉族官绅的支持,结成共同对付满洲贵族的阵线。
再学着自己老爹朱元璋,提出个类似“驱除鞑奴,恢复中华”的口号,也不失为一代明君,但这样的事,是李自成万万做不出来的。
朱棣的这一番话语,可把朱由检说得懵了,赶紧说道:“陛下,吴三桂家小皆在京师之中,况且此人从来。。。。。。”
朱棣不等朱由检说完,便连连挥手,以示其禁言,待到朱由检停下了嘴,朱棣才说道:“这大明边军,多年割据一方,虽名为奉天子号令,但却已成唐时藩镇,甚至比之更为恶劣,这些骄兵悍将,要是皇帝能送源源不断的钱粮,那就不会反,但要是哪一日断了钱粮,即使吴三桂不反,那些部下都会杀了吴三桂谋反,你可明白?”
朱由检听罢此言,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自顾自的说道:“难怪如此,难怪辽东战事百年不平,花了多少钱粮都不能平?这些边军便是靠着朝廷钱粮过活,岂能自毁长城?哪怕我大明朝败亡之后,那李自成号称不收百姓赋税,哪里有钱能喂饱那些边军?等到李自成没了钱粮,这些人自然会反。”
朱由检说罢此言之后,这才注意到众人已经走出了大帐,也就只好赶紧拍了拍身上的土跟上了。
是时,朱棣骑着烈马,位居队列之前,而三千营、五军营将士各自追随其后。
朱棣想道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三人,也是一阵头大,这三个人无论谁单独对上,朱棣都有必胜之心,但若是三人合力,那该成怎样山呼海啸的气势。
朱棣身旁的姚广孝仿佛看出了朱棣的想法,于是在其耳边说道:“陛下放心,那李自成断然不会投靠建奴,关于这人,臣也看过了不少奏报,心气甚高,不会屈居人下。”
朱棣却是摇了摇头,对于李自成这个人,了解得深入之后,朱棣也对其产生了几分敬佩之情,当下说道:“李自成自是做不成皇帝的,但也不失为一代英豪。”
姚广孝却是说道:“陛下,莫要犯了李自成同样的错误。”
朱棣听到此言,不由得眉目一紧,姚广孝的这番言论,实在是来得及时,朱棣执政多年,对于明代内部矛盾也已明白,姚广孝这是提醒自己还是要争取一些人的支持。
姚广孝见到朱棣陷入了沉思之中,而并非怒,也是连连点头,这位皇帝陛下虽然好杀,但从来不行无功之事,故而接续说道:“陛下,如今乃是甲申年,流寇占据顺天东部,这些流寇凭借兵威和深得民心,已成燎原之势,占据了整个黄河流域和部分长江流域的大片疆土,包括北直隶、陕西、宁夏、甘州、山西、河南、山东全境以及湖广部分区域。这些流寇,占据诸府时间不长、立足未稳,吾等当以此人为主要之敌人,先行收复北方全境。”
朱棣听到姚广孝这一番分析,也是连连点头,对于明庭来说,当下的大敌并非是其余军阀,因为那些人终究不得民心,是不可能对明庭社稷产生威胁的。
姚广孝又说道:“至于山海关外,则有我朝军队,这些辽东诸部以平西伯吴三桂、辽东巡抚黎玉田、山海关总兵高第为,这些人还以为流寇大势已成,恐怕早已做好了改朝换代打算,如今李贼被陛下赶回宣府,兵力不足之下,定会将眼光看向吴三桂、高第、黎玉田这帮人,所以臣以为,如今之计,当以封赏边军、接管辽东铁骑为要。”
朱棣听到这番言论,也是暗暗沉思,如今那吴三桂等人就好似昔日的自己,掌握着朝廷最为精锐的将士,只不过没有争夺天下之道罢了。
朱棣沉思片刻,这才说道:“朕看过历年奏章,倒也知晓,这些人尾大不掉,一味封赏必不可取,只有分化拉拢一道,那吴三桂等人虽有大军在手,但对于军队掌控力却是不足,况且这些骄兵悍将,只有先以吴襄落罪,再打上一仗,让其恐惧,最后再行打压分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