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药娘】
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以及现在年轻人的奇怪词汇真多。当我听1o后说出“药娘”这个词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头一次见到把人妖说得那么清新脱俗的。好吧为了显示自己还没被时代淘汰就随他们吧。
关于所谓“药娘”,泰国比比皆是,东部地区尤甚,大有笑贫不笑娼的态势。我们国家对泰国药娘的报道大都还停留在是穷苦孩子无以为继、或者是被挟持被拐卖的孩子才会去做药娘,其实并不。大家去芭提雅看到那些顶级药娘,其实是从全国一层层选秀上来的。
我们支教的学校是在泰国中西部,原本那种老少边山穷的地方按理说挺淳朴的,没想到药娘的本府海选中心竟然还能设在那个淳朴的小镇。泰国药娘群体是个圈,乡下地方的人其实思想并不开放,广大群众依然受不了这种圈子,因此会去观看药娘海选的,基本上都是药娘,然后就是我们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怪奇事件积极分子。
于是我们才知道,原来这个小镇子上竟然有那么多的民间药娘。平时她们分布在各个行业和岗位,有摆摊卖衣服的、有银行职员、有卖小吃的……没觉得有什么,但聚集在一起,就近乎恐怖了。众所周知,做药娘的药并不便宜,一旦吃上了,就跟吸d一样,不能停下来,停药后那种不男不女的样子会让这些比女人还爱美的人根本无法接受,这是需要极大财力物力支撑的。可是仅凭个体户或者小职员的收入,哪里能供得上这些价格昂贵的药物?因此,一进到海选大厅,真是进了西游记现场:美的身材修长貌若天仙、丑的一脸胡渣还丰乳肥臀;台上的仪态大方气象万千,台下的形容猥琐乌烟瘴气。简直群魔乱舞。
药娘海选由芭提雅蒂芬妮秀场赞助,冠名“missqueen”(所以在泰各位美女看到“missqueen”的选秀不要以为是一般选美而乱去报名哈,会被笑的),也是这个秀场每年扩大宣传的手段之一。海选分几轮,每一轮的重点得分项目分别是体型、仪态(姿势)、审美(问答)、文化知识、公益爱心等。相貌反而是次要得分项,因为化妆和整容可以弥补,最重点的是仪态,包括站立、行走、坐姿、行礼优美度(泰国是合十礼)、舞蹈协调度等,当然审美风格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太过低俗。在问答环节,文化知识重要性会低于社会公益性,主要问到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说对某个社会问题你怎么看之类。在我看来,对于这个卖外貌的圈子来说,要求已经算是高的了。最后设几个奖项:综合一二三等奖的可以晋级片区选拔甚至达到芭提雅的全国终选,还有仪态奖、穿衣(审美)奖、整形奖、爱心(公益)奖等,这些奖项也有一些奖金,不过不能晋级。
光是这种海选,对于圈内人以及想要混这个圈子的人就是个十分大的鼓励,让一些对后果没有预见能力的小孩前赴后继去往这个方向混。就是个资本的绑架,对社会来说其实是十分不利的,可既然泰国包容性强,又有热闹看,我们都是局外人,观赏就好。
泰国在两性的事情方面确实十分包容,同性结婚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就算同性三人结婚也能得到理解和祝福。所以尽管也有很多人不认同药娘,但是一旦做了,也能够得到平常对待。泰国人做什么事情,只要合法,就算不合理不合传统,只要过了父母这一关,就再也不会有其他人说什么;中国相反,啥事连亲父母都不管了,周围的人还在那唧唧歪歪。
不过药吃多了,生理上不说,对于心理也会有一定影响,许多人就反映药娘难相处,如果单位里面有一两个,一些泰国人就会提醒一下。我们有个一同去支教的小伙伴就说他们学校的副校长就是药娘,工作能力挺强,性格却很变态喜欢折腾人,老讨厌了。听说药娘聚集的芭提雅两大秀场更加可怕,跟宫斗一样,用尽各种卑鄙恶劣的手段求上位。宫斗失败的过气花魁,没有了赚钱的价值,公司就会减少甚至停止药物供给,然后按情况配去当配角甚至是卖票、扫地,那种不男不女的难看样子确实我们普通人都看不下去。但我在泰国那么多年也没有真正跟药娘亲密相处过,所以真的不知道圈内的具体情况,也不好说。
现在泰国仍然会有很多男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有去当药娘的意愿,不知道有没有人跟他们说过当药娘必须要经历什么,以及当上药娘的那些人会不会后悔。家风严格、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很少听说有去当药娘的。不过就演员来说,药娘的舞台效果确实好,身材高大、长手长腿,主角感特别强,一个舞台能容下1oo个我,却只能容下3o个药娘,让我这种小个子去搞舞台表演肯定不中哈哈哈。
**********************
344。【送礼】
泰国教师地位虽然高,义务教育的学生却很少送礼。顶多也是自己手工做的一些小吃,吃不完拿到庙里行善,路上顺便到学校几包。而在大学,学生对学长学姐的惧怕远远大于对老师的畏惧,因为老师拜托学生去帮忙买杯咖啡还会自己出钱并且给点跑腿费,老师请学生一起吃饭也是时有的事……学长学姐那简直就是霸凌。
我在泰国读研的时候,因为班上人少,有一次下午上课,老师上着上着突然说饿了,叫同学订个披萨送过来,老师买单。结果那天下午的课变成了茶话会,老师同学坐一圈边吃边讨论,好玩得很。
后来我做毕业论文调研的时候,导师马纳博士帮了很多,甚至带我到大皇宫事务办公室去认识那里的司乐官员和司仪,凭借私人关系拿到了许多官方学者拿不到的资料,这些调研经费却是导师私人帮出,我是至今铭记的。
批准毕业后,我给导师和副导师都送了些国内非遗产品,不贵,礼轻情意重,最后他们都挂在了办公室。
不过这种现象对泰国公务猿不适用,泰国跟政治扯上边,要多fu败有多fu败。整个东南亚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