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须弥莲华部的央金明妃。
与金刚部同列金刚界五部之一的莲华部,喻众生心中本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犹如莲华之由六道生死之泥中出生,不染不垢,故名莲华。
佛门手印一脉修行者,最大优点是全能,可适应多种环境与敌人,没有明显短板,精神修为和肉身修行并重。
可这样的特点,对上走极端的武道修士,不被近身还好,被近身后,央金明妃就难免处处吃亏。
尤其金刚界五部虽然都是佛门手印一脉传承,但莲华部出身的央金明妃更侧重精神修为与感应洞察,不如同境界的金刚部高僧攻防犀利。
偏偏对面的张峻海几乎豁免同境界对手的精神影响,央金明妃就更难过了。
雷俊通过大周天法镜观察,就见央金明妃身姿仍然曼妙。
随着其身形移动变化,佛光闪动间,在四周围隐约形成虚幻的佛塔法场。
某种角度上来看,同道家符箓派修行有少许相似之处。
();() 只是道家符箓讲求交感天地,而佛门手印发诸己心。
央金明妃乃是佛门手印一脉八重天三层境界的修为。
这一重境界,习惯上被称之为身印,内分轮圆身印、发生身印、聚集身印和象征身印境界圆满的足身印。
雷俊此前亲身跟这个大境界的雨树上人、宗措上人等佛门长老打过交道。
至此境界,手印一脉传承的佛门高手以身入密,即便不专门结印,同样有诸般神妙。
而似宗措上人他们那般如果再专门捏法印,则相应法印的神妙会更加彰显。
八重天一层轮圆身印时,佛门僧人便有如此手段。
至八重天二层发生身印,则力量源源不绝,各方面韧性耐力将进一步提高。
而似央金明妃这般修成八重天三层聚集身印的人,则可以开始形成佛塔法场,精神干涉现实,更进一步影响外界,乃至于影响自己的对手,制敌于无形。
但作用在武道强者身上,效力则大打折扣。
大唐常山王张峻海,剑剑不离央金明妃要害。
对方那既圣洁又妩媚的容颜,隐隐然有影响众生心神之效,但奈何不得修为相近的武道高手张峻海,被其视之如无物。
央金明妃当前只能集中自己心神,借助内缚印,洞察张峻海出手细节,以便及时应变避让,借助大金刚轮印提升自己肉身迅疾,借助智拳印影响虚空,多管齐下,凭佛塔法场加持自身,勉强躲避张峻海的追杀。
饶是如此,时间稍长,她还是险象环生。
全靠远方别的异族游骑武道高手时不时几箭飚来,阻碍张峻海,她才能获得喘息之机。
央金明妃此刻也顾不得佛、道之别,有心靠近三春宫掌门赵佑安,以期得到照应。
但一看萧雪廷那比张峻海更加奇诡凌厉的架势,央金明妃不仅不敢靠近,反而更要躲着那边的战场。
各处战局虽有起伏,但整体而言对大唐修士并无不利,雷俊便平静移开大周天法镜,镜光再扫别的方位。
这次,他看到自家天师府门人了。
首先入眼的,就是目前天师府唯一的当代天师亲传弟子,他雷天师自己的大徒弟,卓抱节。
某小熊一身深红道袍,神情冷静沉着,当前同样在和异族中人交手。
面对这个和他相同境界的六重天炼体武者,卓抱节反客为主,凭强横的肉身力量压垮对方,身手之强悍,引得周围其他人连连侧目。
……这他么究竟谁是练武的?
好吧,是头山貔。
稍等一下……
山貔?
刹那间,不少异族武者的眼睛亮了起来,流露出异样的神采。
他们和那个被卓抱节放翻的炼体武者虽然同族,但并非一路人。
他们都是修习骑御一脉传承的武者,最讲究的便是驾驭合适的异兽,并结合异兽的神妙,衍生自己迎敌的诸般手段和法门。
走游骑路线的骑御武者当前也还罢了,走重骑路线的,当即便有不少人努力迫退或甩开当前对手,转而向卓抱节这边靠拢。
卓抱节对此非常淡定。
他不化人形,当前大唐人间修道界,基本人尽皆知。
这趟天师府弟子北上参战,不论雷俊还是元墨白、楚昆等人,都不曾主动吩咐卓抱节参加。
是他自己提出,想要北上历练一番。
孤鹰汗国骑御武道修士的大致情况,在现如今大唐皇朝已不是秘密,卓抱节自然也知晓。
但他还是主动迈出这一步。
权当做是对自身的一重磨炼。
既是对修为、实力的实战磨砺,同时直面恶意,养育如水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