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其中很多人也都有不在场证明,虽然剩下的那些人没有不在场证明,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他们也无法找到足够多的证据去证明对方就是凶手。
结果就是,在耗费了大量的警力之后,吴施关依旧一无所获。
从这份卷宗的破损程度来看,这几年里,吴施关应该没少翻阅它,但始终没能攻克它,直到连峙的到来。
连峙直接放下了那些卷宗,同时大脑飞运转起来。
第一,凶手绝对是激情犯罪。
证据是,办案人员在埋尸现场现的,带有受害者席绵绵的血液的面粉团。
凶手总不可能是在转运受害者的尸体的路上,专门去买了一包面粉,等着把受害者的尸体埋藏好之后,就回去包饺子吃吧。
所以那些面粉原本十有八九是粘在受害者的伤口上的。
那些面粉为什么粘在受害者的伤口上?
因为受害者受伤了,而凶手想要给受害者止血——
说明凶手一开始并没有想要杀害受害者。
所以凶手就绝对不可能是蓄意谋杀。
同理,凶手绝对不是穷凶极恶的歹徒。
第二,既然是激情做案,说明凶手有十足的把握,能够骗到受害者,同时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作案失败之后,顺利逃脱,那么这件案子绝对是熟人作案。
第三,当年那两个宣称在受害者失踪当天下午五点左右,看到受害者席绵绵跟着一个男人去了后山,后来又承认自己撒谎了的的孩童,未必真的撒谎了。
毕竟当时,吴施关都是根据席伟志的描述,以及席绵绵已经写完了一半的作业,才得出的席绵绵是在当天下午四点四十到六点之间走失的的结论。
可是那两个孩童却十分笃定地告诉公安,他们是在受害者失踪当天下午五点左右,看到的席绵绵跟着一个男人去了后山——
所以他们后来很有可能是看到警察一直没有抓到凶手,怕大人责骂,所以才改口说他们撒谎了,又或者是他们家中的大人怕凶手报复他们,所以故意教他们改了口。
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
谁说杀害了席绵绵的人就一定是一个色欲熏心,以至于连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都不放过的成年男人。
有没有可能,凶手是一个未成年人。
又或者,杀害席绵绵的人是一个,藏尸的人又是另一个。
想到这里,连峙当即就又翻看起了那些卷宗。
最终,他从吴施关圈定的三十四个嫌疑人中,再次圈出了五个人。
其中三个,是案时在盛世阳光城工地上干过活的开阳村村民。
剩下的两个,是案当时居住在盛世阳光城附近的,从开阳村搬出去的村民。
而后他叫来了马咏思:“你最近忙吗?”
马咏思:“也不是很忙,所以您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我就行。”
连峙将那五个嫌疑人的资料递给了马咏思:“那就麻烦你帮我去查一下这五个人,最好把他们家三代以内的近亲全都仔细地查一遍。”
马咏思第一时间伸手接过那些资料。
但是下一秒,他就愣住了。
因为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是13o6开阳村案的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