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道:“不晓得,只会这两句,你想知道后边的可以问陛下。”
唐笙眸色微暗:“陛下知道么?”
“应当知道罢。”方十八说。
唐笙同她碰坛,学着她的模样猛灌了一大口,结果被辣得直呲牙。
方十八哈哈大笑。
翌日清早,天上飘起了雨丝,唐笙换了身蓑衣方才出了衙门。
县衙前挤了好些百姓,都是来为她送行的。曾被唐笙救过性命的更是直接跪在地上,磕起了头。
唐笙见不得这个,忙跑着上前扶人,手心全是那人跪地时染上的泥渍。
“唐大人保重啊!”
“乡里要给您立生祠,您千万要保重啊!”
这样惜别的氛围令唐笙热泪盈眶。
她牵着马,在乡亲们的陪同下出了幽州城。
道路变窄了,视野里到处是泥泞。
疫病汹涌的日子里,许多农田荒废了。唐笙放眼望去,禾苗欣欣向荣的稀稀拉拉的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荒废的田地会有人接受罢?”唐笙问。
“豪绅占了一批,还有一批充公了,算是官田。”十八应声。
唐笙推了推斗笠,没有说话。
“前面有乡镇。”方十八眺望了几眼,“唐院判,马上晌午了,歇一歇,用点饭罢!”
十八一呼她的官讳,唐笙就知道她有求于她。
“好。”唐笙拉长了尾音应了声。
乡镇愈来愈近了,即便有雨水的冲刷,唐笙还是望见了一片灰濛濛的瓦砾。
唐笙一行人都扮成了往来的客商,刚进乡镇,乞儿便涌了上来。
疫病死了许多人,不少孩童都沦为了孤儿,只能乞讨为生。
唐笙本想给他们些钱,但思来想去,还是在道边找了家包子铺,施舍了一通。
围来的人愈来愈多,数不清的手伸在半空中,像是溺水者拼尽力气去抓岸边抛下的绳索。
孩童身后还有穿着破烂的大人,他们搂在怀里的孩子身上还插着草标。
摊主对唐笙这位贵人笑脸相迎,对靠近蒸笼的乞儿却面露嫌色。
“您这边坐。”摊主擦干净了长凳,哈腰请唐笙坐下,“您的那屉蒸着,我马上送来。”
唐笙微颔,视线仍在那群乞儿身上。
“他们的衣裤为何这样短?”唐笙现了异样。
这群围上来的饥民,身上的衣服比寻常百姓要短得多,不少裤子都只及膝。
“他们是贱籍,从前只能住船不得上岸。这不因为疫病,钦差大人开了恩典,他们才能上来。”摊主一边拾包子一边骂道,“他们上来了就是行窃偷盗,我这包子一个不注意便会被他们偷去。这是您贵人心善给他们布施,他们这些人呦,不知感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