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话,他便不再言语。
高权点头,再次问道:
“黑玄所言甚为有理,近日炎国的庆王和祝王可有异动?”
黑玄摇了摇头:“这二人在潼关粮草补给之事上均有小动作,只不过庆王明目张胆,而祝王则是不露痕迹。”
说到这里,他略作停顿,似乎在思考着接下来这句话该不该说。
半晌之后,黑玄似乎是下定了决心,这才再次缓缓说道:
“不过隐隐有传闻说大炎皇帝巳有打算命这两位皇子领兵,若太子不济,当为后援。”
他之所以要犹豫,是因为这个消息并不确定,作为悬镜司的领,他并不想给高权提供任何不确定的情报。
高权闻言,皱了皱眉头,随即不以为然的呵呵笑道:
“之前早就听说大炎皇帝想要废太子,他如此安排,怕是想借此看看三位皇子的能力,只不过此举甚为荒唐,联一旦增兵,便如滔天洪水,大炎三位皇子竟然还要分兵抗衡,无异于蚍蜉撼树,简直是可笑至极!”
闻言,一旁的钟无碍也是咯咯笑道
“大炎皇帝必是老糊涂了,都要亡国了还想着打磨皇子,如此舍本逐末,又有何意义?”
一时之间,御书房里响起了众人略带得意的笑声,在他们的眼里,攻取大炎指日可待,南魏这一战必将载入史册,而这里的所有人都将成为南魏历史上千古留名的大功臣。
皇帝高权缓缓踱步至御书房窗前,看着庭院里一棵棵参天的古木,他的嘴角咧出一丝微笑,在心里喃喃念道:
“父皇,联定要你知道,只有联才是咱大魏的明君,你完成不了的丰功伟绩,就让朕做给你看吧!”
。
咸庆宫!
南魏的太上皇高盼独坐在一棵大槐树下,身旁只有一名老太监和两名侍女相伴,显得无比的冷清。
他在这座宫殿已经生活了多年,对此早已习惯。
当年庶王高权起兵,名为清君侧,实为夺皇位,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攻入皇宫,他这位皇帝不得不被迫退位,成为了一名独居的太上皇。
每当想起这些往事,高盼就不由得痛心疾,不是为那高高在上的皇位,而是为了那些惨死在高权手中的儿女。
高权心狠,登基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那些所谓的皇兄皇弟们都莫名的消失了,即便是那些姐妹也被他打到了偏远之地。
而高盼身边的旧臣也未能幸免,有的死了,有的生不如死,当然也有摇尾乞怜,成为高权手下臣子的。
不过这一切都和这位太上皇没有任何关系了,若不是怕担上弑父的名声,在南魏史书上留下极为不光彩的一笔,以高权的狠毒,怕是早就让这位太上皇在天上去享福了。
好在这些年高权的皇权已固,知道这位太上皇对自己已经构不成任何的威胁,索性做做样子,让这咸庆宫里渐渐有了一丝人气。
原本只是高盼一个人带着一名老太监和两名宫女在此居住,这两年高盼的皇后也住了进来,后来又陆陆续续的进来了一些高盼原来的嫔妃,这才让无比寂寞的他有了一丝生机。
不过咸庆宫太大,纵然有了些人,也还是稍显冷清,即便如此,高盼也是无比的满足了,以他如今的心境,这世上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过往云烟罢了,不思过往,不想未来,活着就好!
此刻他似乎坐得有些累了,不由得缓缓站起了身子,在那名老太监的搀扶之下缓缓的走了起来。
“大伴啊,你再给朕说说,高权他真的出兵大炎了?”
高盼一边走着一边侧头问道。
这名被叫做大伴的老太监叫做王恩,打小就一直服侍高盼,和高盼既有君臣之名,亦有朋友之谊。
此刻他听到高盼问,立刻点了点头答道:
“确是如此,前日里听说大炎潼关已破,陛下巳命兵部尚书钟无碍增兵三十万,欲一举拿下大炎。”
“一举拿下?”
高盼似乎是听到了一个天大的笑话,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眼神之中更是浮现出一丝嘲讽之色,再次说道:
“大伴,你将你知道的详细给朕说说。”
王恩笑着应道:
“这些年陛下已不再管束老奴,所以这件事情老奴倒是打听的清清楚楚。”
“。。。。。。”
庭院里,两个人缓缓而行,王恩娓娓道来,将所听到的一切都讲给了身边这位昔日的皇帝。
良久之后,两人这才站定,看着表情有些严肃的高盼,王恩忍不住劝道:
“太上皇,有些事情过就过了吧,毕竟陛下也是您的亲儿子,如今能一举拿下大炎,建立不朽功勋,您应该为陛下感到高兴才是呀!”
高盼沉默不语,良久之后突然有些神经质般的咯咯笑道:
“不朽功勋?”
“呵呵,只怕是山雨欲来,大厦将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