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元澈连忙阻止。
答应的是自己,哪有让基层小吏帮着掏钱的理?
他想了想,问:「城中可有当铺?」
小吏道:「有是有,但……那是赵家的产业。」
他怕元澈不知情,解释道:「赵家和田家是世代姻亲,同气连枝,肯定早得了风声。殿下若去那儿典当,指不定要被压价呢。」
元澈眉头紧锁,朝窗外望了一眼。
他昨天在军营用的午膳,粮食吃紧,饭里不得不掺了些糙米和粟壳。就算这样,营中士卒们也没人抱怨,生怕再过一阵,就连这样的糙米也吃不上了。
他叹气道:「你的担忧我明白,但将士们保家卫国,要是不管粮草,他们还能撑多久?丹州又能撑多久?」
小吏哑了口。
「走吧。」少年起身,大步走了出去:「这个粮,就算不借也得借!」
……
京城,二皇子府。
陆天权最近简直过得如鱼得水,脾气都好了不少。
太子……不,璋王受到打压,陆九渊不在,裴怀虚出京巡查,连总跟他作对的镇南王世子也去了丹州,还有谁能比他在皇帝面前得脸?
更别提,他的那位「盟友」如约送来了他要的人。
整整三百名凉国力士,分几批偷渡到了大夏境内,如今正在京郊别院候命。
只要他一声令下,随时便可起事。
陆璇玑不知察觉到了什麽,天天在朝堂上挑他的刺,搞得皇帝很关注他。
陆天权遂问幕僚:「本宫欲请陛下为三妹指婚,尔等觉得如何?」
「此事不妥。」左手边的幕僚立刻出声:「璋王为长,未曾婚配,殿下为兄,亦未婚配,三公主自然有理拒绝指婚。」
「那为三妹请封,让她早日前往封地?」
「亦不妥。陛下疼爱三公主,满朝皆知。殿下若为其请封,陛下定会以三公主年幼为名推脱,若因封地思及璋王一事,迁怒殿下,得不偿失啊。」
男人皱眉,冷哼道:「这也不行,那也不妥,你倒是说说要如何?」
一位坐在末尾的幕僚捻着胡须笑道:「殿下,山人有一计。」
陆天权挑了挑眉:「讲。」
「殿下何不暂时与皇后联手,以行刺裴中书为遮掩,实际助皇后的人刺杀镇南王世子?」幕僚道:「事成之後,再嫁祸於裴中书,既令三公主失其助力,又能令镇南王方寸大乱,与裴党割席。」
一想到与皇后联手,陆天权有些不悦。
幕僚劝说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此事於殿下有利无害,即便事发,也有皇后在前担着,还请殿下早做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