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一本书,对我而言,是ending,也是start,是我漫长无声的岁月印记——参差。闲来无事翻看了以前的笔记,都是百无聊赖的吐槽,忽然看到高一写的《孤城》,细细研读,发现现在的文笔竟大不如前,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关注别人的看法与目光,经过包装粉饰的文字占了十之八九,没有感情,没有共鸣。
今天暂且不谈感情。写《孤城》的时候,正值除夕,学习告一段落,陪在父母身边。除夕的夜晚,南方城市里烟火锦簇,满地余烬。就像太多的东西,邂逅的意义,只存在于交会的篝火瞬间。
每次写文章,就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可能现在回忆起来,只是三千弱水,彼时拥有的,在十几年的生活里,只是寥寥数语。写作一直是一件孤独的事,孤独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很多时候,执笔投箸间,就忘是话语巫山,还是举杯邀明月,像是闲敲棋子,一个人站在天涯海角,让世间天光吻痛,那些人世的悲欢离合,像是天后,预示着无疾而终。
一直想把《孤城》改编成一本书叫《参差》,我想写这样一本书,那些文字埋在记忆深处,写在心上,写在轮回里,写在灰烬中,写在沉默和辩解之间。熙攘之后,相忘江湖。当我以后对小银提起这本书,所有的语言都温柔坦诚。我喜欢袒露内心的情事,跌跌撞撞,关照自己;细细潜入,润物无声;我看过黎明初升的泰山日出;我见过海边潮落雨停的寂静,闻过夏日十二点工人修禊的艰辛;踏过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我想这便是书中所言的“修身”。
我的内心是想保持一种不踏人世间,疏离一切功名利禄,可是有心无力,我还是把自己变成了世俗的样子,活着活着就有点讨厌,明明那么向往安静,为什么还要融入那么多人间烟火。明明沉默,为何要先开口指点江山,向并不在的流言蜚语。野心功利不知道。那些遗落在晚风中的故事,遗憾与知足,都成了梦里的年少青衫薄;
但是我也相信,所遇见的每一个人和看到的这个世界,只是为了让我完成这一生的修行。那些犹豫不决的事,心里其实一开始就有了答案,而那些不确定的事,从来都是不经意见决定的。但此去经年,早已迷失与错过,不是每段旅程都有勇气回望,我忍不住回头,却看到她们的身影越来越长,长过叹息,长过时光,然后一点一点离开当初的模样,很多事情早已经沧海桑田。
你喜欢把红酒喝出陈年旧事的味道,我喜欢香气暗里着迷的偏执。我们都突然有了一种陌生感,不热衷,不冷漠。好像一瞬间干掉的泥土,不知何时才会长出新的绿色。
相离不过是曲目更迭,而相遇是首歌:是秋风里冬天的味道,是花开成海一泻三千里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