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灵儿叹了口气,淮宇最是像她,处处替别人着想,却从不顾及自己。
晓晓像是读懂了齐灵儿的心事,又说:「淮宇哥哥说,他不会勉强自己,也不会让在乎的人受伤,请您安心!」
齐灵儿就这麽留在了塞外牧场,没有锦衣玉食,没有奴仆环绕,她与水纹自给自足,身体竟渐渐的好了。
顾淮安得知母后过世,很是难过了一阵子,不过有顾淮宇和苏晓晓开解,也算是一日好似一日。
皇上重新启用了一批人,赋闲多年的广义侯被任命为户部侍郎,之前的胡部侍郎钱氏,因为贪墨被革了职。
广义侯的嫡子陈敏之巡防营的一个小头目,如今,被直接提拔到了御林军。
广义侯府二房丶三房的子侄也都被提拔了。
甚至连广义侯那个不着调的小女儿,也被苏灵溪请到了女学,负责管理医女坊和器械制造坊。
除了广义侯府,其他几个被先皇冷落的世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拔,当然,最抢眼的,自然还是广义侯府。
勋贵世族里面,如今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广义侯府是如何得了新皇青睐的。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後来大家都知道,广义侯府是讨得了苏晓晓的欢心,才平步青云的。
现在暗地里都有人传,新皇上最听安乐郡主的,只要讨得安乐郡主欢心,升迁之路就畅通无阻了!
於是,又有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第344章簪花宴
於是乎,为了能跟苏晓晓搭上话,大家无所不用其极。
苏晓晓也毫不客气,来者不拒,苏晓晓甚至还答应在皇上面前替他们美言几句,结果家里几代的老底都被扒了出来,不但没有被提拔,轻则被皇上申饬,重则被革职查办。
这麽一闹,苏晓晓面前终於消停了。
大家终於知道,说皇上任命官员全凭安乐郡主的好恶完全是无稽之谈。
本来还可以苟着的,一旦表现出对安乐郡主的亲近,马上就会被皇上盯上,查上个底朝天。
安乐郡主,是皇上检验百官的试金石!
於是乎,那些心头有鬼的人家,又开始对镇国公府敬而远之了。
但是,对这个新皇帝,大家还是持保留态度的,尤其是在他大力提拔了一批官员在各个部门的重要位置之後,他们更是人心惶惶。
但这些世家大族也知道避其锋芒,经过这一番整顿,朝堂上又一派祥和的样子。
但实际上,朝堂上已经明争暗斗,风起云涌。
一个不受世家牵制的皇帝,如何能让世族安心辅佐他。
很快,早朝上就有人提议,要早日选定皇后人选,为皇室开枝散叶。
纵然顾淮宇这位小皇帝,才有十三岁,满朝文武都附议了,就连唐太师和裴臣丞相,也觉得此事可以提上日程了。
若是寻常儿郎,等到十七八岁成婚,也是可以的,可是皇上不行。
後位悬空,就会有人挖空心思钻营,早早选了了妥帖的世家,定下婚约,既免了不必要的争端,皇上也会得一方助力,只是这人选需要仔细斟酌。
皇上自然是不同意的,他才十三岁,成婚,不是笑话吗。
唐太师好言劝慰:「皇上,你是一国之君,为了朝堂安宁,也该早早选出皇后!」
顾淮宇反唇相讥:「这朝堂的安宁竟要靠一个女人吗,朕实在难以想像,这话竟然出自太师你的口中?」
唐太师既然当了这个辅政大臣,该说的总得说。
他苦口婆心道:「皇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管您愿不愿意,都要接受,虽然皇权之上,但各种关系的平衡,才是帝王之术的精髓!」
顾淮宇舌灿莲花:「太师此言差矣,你觉得给朕找个皇后,能得皇后一脉助力,但你有没有想过,外戚干政呢,说到底,借别人的势,到底受制於人。」
唐太师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麽回皇上的话了,过了片刻他才道:
「就算皇上说的有道理,但是後位空置,总有人觊觎,总归,该先将人选定下来,也堵住悠悠众口,再说,这一年,宫里失了太多的人,总该添些人进来!」
顾淮宇冷笑一声:「朕这当的哪里是皇帝,分明是供你们消遣的猴子,」太师说的对,这朝廷是好久没有喜事了,那便让太妃娘娘办一个簪花云宴吧,将京城里适婚的贵女都请来,让宫里热闹热闹。
顺便,将那些世家夫人也请来,母后过世,太妃娘娘心情一直都不好,没准热闹热闹,人就好了!」
听得皇宫上松口,唐太师这才松了口气,皇上还是听劝的。
很快,皇宫要开簪花宴的消息就传了出去,毫无疑问,这肯定是给皇上选皇后。
皇上年方十三,虽说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年龄大了些,但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这更多的是选的是家世。
再说,这次还有全京城的贵夫人一并来了,就算皇后之位抢不到,也是个露脸的机会,对以後的婚事也大有裨益。
此外,皇上还别出心裁,说什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将京城尚位婚配的世家子弟,年轻官员都召集了起来,一起赴宴。
因为都是在太妃和那些世家夫人眼皮子底下,男女兵客又分席而坐,也不算破了这男女大防的规矩。
宫里太妃办的簪花宴,有有全京城的青年才俊参加,闺女们少不得得,要献上才艺,大家都卯足了劲儿等着大显身手。<="<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