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想,以后要造反,得在这段时间内慢慢的改变他的想法。
许久才吃到这么一餐美味,季家所有人哪怕是再着急,用餐的时候也很斯文。
一顿饭后,他们该干嘛干嘛了。
这时季鹤明这会儿才看见陈元。
他俩在朝堂上不怎么对付,每次都吵得皇帝脑仁疼。
却没想到,他们晚年被流放到一个地方。
季鹤明笑着说:“你也在这啊?”
两人朝堂上斗得你死我活,如今都被流放了,两人态度都发生了些转变。
陈元也眉开眼笑:“是啊,多亏了你女婿。”
季鹤明看着里头黑色的板子,还有一排排的木桌子,他忍不住问:“你这是……来了岭南都不忘教人读书啊!”
陈元笑着说:“可不是吗,这里的娃娃倒是有几个好苗子。”
两人说着说着,便坐下准备下棋,杀得有来有回的。
两人棋艺都不错,下了这么久,还是没有分出胜负。
季鹤明拿着棋盘,笑着说:“你这儿学生多不多,我也想教教他们。”
陈元道:“好啊,倒是省了我不少事。”
两人的年龄大了,做事不太利索,这个情况下私塾里有这么多学生,有些吃不消,正好季鹤明来了,陈元也能休息休息。
也就两三天的功夫,附近的村落已经传遍了:又来了个大人物去私塾教书。
村里人还有些好奇,这大人物到底是谁?
经常去颜宁那边的二狗子说:“那是小姐的外公,是宰相。”
好家伙,一个太傅,一个宰相,竟然来村里教他们娃娃念书!
有的人不舍得花银子,交了束脩还要买笔墨纸砚。可听说两个大人物以前教书,这些人就犹豫了。
索性让家里出两三个人去帮着盖房子,孩子的束脩和笔墨纸砚就能赚到了。
而且孩子读了书,往后就算考不起功名,也能去镇上当账房先生。
大部分人从一开始的犹豫抠搜,到现在坚定的要让孩子念书。
还有少部分人家,见别家都去,就他们家不去,总觉得又便宜没捡到。
也就短短几天功夫,来报名的教室已经坐不下了。
俩老头有点应付不过来,季鹤明把大儿子也抓过来教书。
*
一连好几天,颜宁去了码头那边,看船匠们干活,两人将木头搬运过来,很快就有木匠将他们做成想要的形状。
十几天赶工,颜宁能看见大致的框架,这船不算太大,正好能停在码头上。
这时,有两个船匠看见颜宁了。
两人对视一眼,最后鼓起勇气去找颜宁。
船匠有些不好意思的问:“你们以后还需要做船吗?”
颜宁想了想,“应该会吧,怎么了?”
船匠有些不好意思的问:“听说这边有很厉害的教书先生,我想让孩子们都来这边学习。”
“也不一定是做船,其他的木工我们也会。”
原来是这样。
颜宁说:“会做其他木工啊,咱们这还有许多东西没做呢。”
她想要的拔步床现在都没开始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