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上的牌匾写着:琉璃首饰铺。
因为这牌匾,不少路过的人看见都会嗤笑一声,琉璃是皇室用的东西,哪里会沦落到他们这么偏僻的海城呢?
不少人打趣:
“金掌柜,您这到底卖不卖琉璃啊,开店快半月,愣是没看见一小块琉璃。”
“哈哈,琉璃可不好弄啊,竟然还有人大言不惭要开琉璃铺子,长这么大第一次见这么蠢的人。”
“这铺子地段不错啊,继续卖胭脂水粉估计也不错,怎么想不开弄个唬人的玩意儿。”
这些话每天都有人说,金掌柜耳朵都快起茧了。
不过他见过东家拿了几块琉璃,金掌柜觉得就在这几日,颜宁就要过来了。
他们还专门找了三个银匠,总不能请人家回去吃白饭吧?
琉璃首饰铺里除了金掌柜,还有三个伙计,三人每天无所事事,但工钱照拿,怪不好意思的。
其中一个伙计小心翼翼的问:“金掌柜,咱们要不和东家说,换个活计?”
其他两人也是这个意思。
金掌柜便说:“不着急,过几天东家估计就能送琉璃过来了。”
颜宁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金掌柜,你们先在门口守着,我将琉璃饰品摆出来再让他们进来。”
这些银饰有的只是一根素簪子镶了一块雨滴形状的琉璃,复杂一点的就是用大一些的琉璃,用绕线的方法将形状不规则的琉璃固定在簪子尾部。
还有更复杂的便是步摇,每一个步摇都是钱师傅和吴大师精心做出来的。
除了琉璃发饰之外,还有手链和吊坠。
三个银匠里,姜师傅的手艺差了些,但他挺敢想的,手链和吊坠姜师傅做了不少。
接下来就是定价了。
一根最简单的素簪子三百两,复杂一点的五百两,步摇一千两,吊坠和手链根据工艺定价300-1000两。
金掌柜看见颜宁拿着纸笔写价格,小心试探着问:“这琉璃定价会不会太低了些,小的先前在京城一小块琉璃就得上万两,像是琉璃杯子、碗碟,都好几十万了。”
颜宁笑着说:“这价格是我和我爹商量出来的,京城琉璃贵,那是因为京城基本上没有卖琉璃的,也没有人敢明目张胆的卖琉璃,可我们这的琉璃多,卖了一批还有一批,定价太贵就不合适了。”
金掌柜恍然。
不一会儿,颜宁已经将所有的首饰摆好,上面也写了价格。
金掌柜被他们笑了这么久,可算是能出一口气了:“都别挤都别挤,今日上新的发簪多,不用太挤。”
“这琉璃银簪送妻子、送母亲、送女儿、送心上人都好!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价值连城的琉璃,如今最低只需三百就能带回家!”
海城有钱的人不算少,三百两对他们来说并不贵,颜宁还琢磨着,应该有人会买了倒腾去别的地方买。
这种要钱不要命的人多的是。
金掌柜嚎了几嗓子之后,不少人都涌入进来,三百两的琉璃玉簪有很多个颜色,有的小姐有收集癖,一次性就买了好几只不同颜色的发簪。
有的小姐会买颜色差不多饰品,步摇、发簪、手链、吊坠。
晚一步都快没了。
海城人的购买力比颜宁想的还要强,只一个时辰,店里的东西已经被扫荡了一大半。
看着这利润,金掌柜笑得合不拢嘴。
金掌柜提议:“小姐,不如再多找几个银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