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刚刚完成这些事情,门口那个红头壮汉就推门走了进来,拿起地上的藤条箱就往外面走,玉方要冲过去阻拦,大汉挥了挥手上的皮鞭。
“玉方,回来。”我一把拉回了玉方,说道。
藤条箱里面装着我们全部的家当,绝不能被他给现,玉林偷偷的跟在红头大汉后面走了出去,不大一会儿就又悄悄的回来了。
“哥,他把箱子放到那个上锁的屋子里了。”玉林在我耳边偷偷的说道。
“没事,以后找机会把箱子拿回来。”我对着玉方说道。说完,示意他们哥俩早些休息,因为明天要下井,可能要面对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危险。
一夜无话,我们兄弟三个睡得辗转反侧,特别是玉方,平白无故的挨了一顿鞭子,以他的脾气,早晚要教训那红头壮汉。
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来了,又受了这么多罪,明天怎么也要看看这个煤矿的真面目。
第二天,天色还是蒙蒙黑的时候,外面就响起了急促的哨子声,哨子声响起以后,红头壮汉进屋把大家从炕上都给轰了起来,催促大家赶紧穿好衣服吃饭去。
还是昨天那些吃的东西,玉米糊加咸菜疙瘩。吃完了饭,工人们按小组顺序向矿井方向走去。
矿井距离宿舍并不算远,大概走了十几分钟就到了。井口就设在山脚下,严格的说就是一个山洞的入口,山洞大约有一丈多高,呈拱形。
从洞口走进去大概有两百米的地方,才到下井的入口,入口处有几个闪亮的大灯泡,照得整个山洞亮如白昼。
一部简易的升降机停在入口上面,升降机用铁的推拉门封闭着,看起来平时工人们上下井和运煤都是靠这部升降机了。
工人们一组接着一组的搭上升降机开始下井,我们几个是第四组下去的,升降机大概下降了十分钟才到矿井底部,我大概计算了一下,这个矿井深度在四百米到五百米之间。
这样的深度里,似乎不太可能有什么陵墓的存在。
下到井底以后,光线已经极为微弱了,于是大家都打开了头顶上的手电筒,除了头顶上的手电筒,每个人还另外了一个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备用。
所有人的手电筒都打开以后,我才看清楚井下的情况,这里并没有我事先预想的那么狭小,而是一个站上一百人还绰绰有余的大空间,有些像一个大厅,升降机就停在这个大厅的一角。
然后可以看到很多个分洞口,通往不同的方向,分洞口和“大厅”之间的关系,感觉上像是一个大号的章鱼,把触角伸向四面八方。
三哥下了升降机以后走在了最前面,回头指着其中一个洞口对我说道:“我们组走那个方向。”说完,径直奔着那个洞口走去。
土夫子的本能习惯让我略微停顿了一下,数了数那些个分洞口的个数,总共有九个,并不符合八卦列阵的古墓习惯,而且这些洞口分布得并不均匀,有的距离数米,也有的两个洞口紧挨着。
数完之后我拍了一下自己脑袋,心想,不要什么事情都往古墓上联系,这是一个深达数百米的矿坑,可是完全靠机械力量挖出来的,怎么会是古墓呢?
想到这里,我紧跑几步,跟上了大队伍。队伍一直在坑道里面走了十几分钟后,前面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三哥在岔路口前面停了下来,看着后面大家都跟着,就领着大家走右边的岔路。
“三哥,为什么我们走右边的路,左边的无煤可挖吗?”我追上三哥,好奇的问道。
“你说的很对,我们只是负责挖煤,有其他的小组负责探路,探路的小组现煤以后就会改换其他路线,继续下探。”三哥一边继续前行,一边接着说道:“前面就到了挖煤的地方,我们可以开始干活了。”
果然,大概又前行了两三分钟,到了一处比较开阔的地方,地上放着几个空的竹筐和和尖镐铁锹。
三哥他们五个人没做休息,拿起尖镐铁锹就开始干活,拿尖镐的在洞壁上着,不断的有煤块掉下来,拿铁锹的就把掉下来的煤块装到竹筐里。
“你们三个第一天干活,就先适应一下这里的环境,把这些筐拉到升降机那里,把煤送上去。”三哥看着已经装满了的竹筐说道。
“全听三哥的。”玉方爽快的答应了下来,一个人拽起两个筐的绳子,一手一个,拉着就往入口的方向走,玉林也拉起一个筐跟了上去。
我这身子骨肯定是承受不了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好玉方一个人就顶两个。
我跟着他们往回走,走到岔路口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从旁边那个岔路里面吹过来一股凉风,吹的我打了一个激灵。
不对,这里完全是密封的空间,怎么会有凉风吹过来?
我让玉林玉方先拉着筐回去,自己一个人顺着那个岔路摸索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