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召集你们前来,实在是有个相当棘手的问题,需要诸君共同计议一下,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我面对着智囊团的一众手下们,开门见山地说道,“据我们情报司的可靠消息,最近,有一队大约四万余人的北燕骑兵部队,不日即将而下。他们的兵锋直指我们建北,当其冲的,将是我们建北的宁德地区。”
“朝廷驻守宁德地区的守将是林海,也算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可是,他目前手上只有大约两万将士,肯定是支持不了多久的。”
“我想请大家商讨的是,我们百胜军,到底应不应该驰援宁德地区?”我环顾了一下有些吃惊的智囊团的一众人等,继续说,“请大家商讨下,此番我们出兵的利弊,以助我决定到底应不应该出兵?”
“苗大人,老杇认为,目前我军应当静观其变,宜静不宜动,至少在情况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应当保持中立。”老秀才吴国贞先开口说道。
“唔,”我未置可否,只是从鼻子里轻轻地哼了一声,任谁都可以听出来我的不满之意见。
原来准备开口的众智囊们,见此情形,都不敢再开口说话了。他们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什么话都不敢说。
“我只是让你们分析下出兵的利弊,并不是问你们该不该出兵,请抓住问题的重点来说,”我有些失望,原来这些智囊们都是这样替我策划问题的吗,我直接战将了,“刘兄,你来说。”
“其实,我们百胜军刚成立不久,大小战场也上过几次,战斗经验也有了相对的积累。我觉得如果我们出兵驰援宁德地区,对我们继续练兵是有好处的。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接触的北燕军队,只是和他们的矿场守军有过交战,另外,他们的投效军的战斗力不是一般的差,还没有见识过他们的精锐部队的战斗力,如果此次驰援宁德,当然对于我们的真正战斗力,也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
“刘兄分析得不错,我们是要在对付北燕军的精锐中去验证我们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别让敌人一打就垮了,那就麻烦大了。”我赞许地说道,“杨兄,你是怎么看的?”
“我认为我们此战应当先埋伏在敌军来袭的重要地段,等到敌军与宁德驻军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战过后,我军才以生力军的形式出现,争取用最少的牺牲,去争取最大的胜利。”
“呵呵,好一个等待时间,战争的目的本来就是用最少的牺牲,来争取最大的胜利的啊。所以在战场上,我们不但要考虑地利、人和,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天时的选择啊。”
“那大家的意见,都是倾向于出兵驰援哦!”我马上决定趁热打铁。“那好,我决定,派出刘子俊率领奇兵对马上驰援宁德地区。”
大齐军与北燕大军陈锋部会面于宁德地区。林海望着对面一眼望不到头的敌方军队,不由得心中生出怯意。
自己没想到的是,前来侵袭的燕军不但人数众多,且兵强马壮,战斗力看来是极为强大的。难怪自从北燕起兵入侵我大齐以来,各地抗燕的齐军都是屡战屡败。看来自己这一次可得要多加小心了。
这时朝廷派出来的监军太监魏彬催马上前,他大声地对林海道:“林统制,为何还不命部下出击?”
林海答道:“我军兵员明显的少于来袭的北燕士卒,并且北燕兵精将广、人数倍于我军,如果此时贸然出击,恐怕会占不上什么便宜。”
魏彬闻言只是一声嘿嘿的冷笑,他冷冷地说道:“敌我双方还未正式开始交战,虽然传说中燕军的战斗力是比较强大的,可是还没有开战前,燕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我们还不曾得知?”
“你现在所说的什么兵精将广之词从何说起?况且战场上讲究的就是兵贵神,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趁他们立足未稳的时候,主动出击,到时候被燕军抓到了机会先制人,那我们岂不是在战场上完全失去了主动性么?”
魏彬顿了顿又接着道:“想我魏彬,好歹也是在军中任监军之职,已经有二十几年了,不是我自己夸口,对于战场上各种形势的分析,我不一定就比你这个统制差!今日这个态势,我们唯有主动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将前来侵袭的燕军,彻底击败方是正理!”
林海望着林海口沫横飞的一番战场推论,不由的在心内大骂:你这个阉贼懂个屁!这么多年来,你在军中除了贪污敛财、克扣官兵的粮饷之外还能会些什么?
让我手下的两万多疲兵,去主动出击蓄势待的燕军,且是两倍于己的燕军,这个可怕的动作,无异于飞蛾扑火。
如果这场战争一旦战败,你这个做监军的,当然可以找各种理由,将此次兵败的责任一推到底,偏安的海上小朝廷也不会深究。
而要为这件事负主要责任的我,这个作主帅的人,则将受到严厉的惩处。哼,你自己当然是只站着说话不腰疼,哪里管我们的死活啊!
但想归想,林海知道自己当面上当然不敢这么说,得罪这个魏彬,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凭他的势力,就完全可能会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啊。
林海笑道:“魏监军你可是误会了,末将的意思不是不主动出击,而是想让燕军再离近一些。”
“一方面我军可以多得到些养精蓄锐的时间,另一方面燕军由于人数众多,且马步兵掺杂混乱,如再前进一会儿只怕前军与后军会逐渐脱节。到了这个时候末将认为才是最好的时机,到时就可迅挥军迎敌,让敌军尾兼顾不得,我们再乘势取胜。您看这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