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统一全国铸币权,对经济展有莫大帮助,更不用说,能把财政权收归皇帝。
但姜华觉得没那么容易:“主意倒是不错,然而,且不说亲王和藩镇,户部这一关就过不去。铸币,是最赚钱的买卖,李德群怎么可能交出来。”
“不用让李德群立马交权。”
“哦?”
“在所有现银、银票和各种铜钱外,由中央银行行官制银票,从一个铜钱到一百两纹银,各种面额,设计一定要精美,并有特殊标识,以防有人造假。”
“然后呢?”
“让中央银行在都城各处,乃至全国各省和州府县开立分号,用官制银票随时可在中央银行,兑换相应银两。”
“市上已经有很多银票,你这提议有何特别?”
“特别之处在于,官制银票的背后是圣上,官民使用这种银票,本质上是用朝廷的信用。”
姜华点头:“有道理。”
“等官制银票大规模推广,藩镇和亲王所铸货币,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铜钱,会自然退出流通。”林飞一字一顿的道:“等户部的铜钱都没人用了,铸币权很自然的,就转移到中央银行。”
“也就是说,你要架空户部铸币权,但还有个问题,中央银行多少银票,就要储备多少白银。”
“百越水灾,用李德群的捐献,出征北狄,可用国债,查抄徐继华所的千万白银,可用作银票储备。”
“也就是先一千万两。”
“对。”林飞点头:“这千万两白银,没必要躺在中央银行睡大觉,一部分拿出去放债收利息,只留一部分用作兑付即可。”
姜华觉得此计甚妙:“一举两得。”
“还有,这事儿直接干就成,不用在朝堂之上说出来,圣上要乾纲独断,无需征求那帮奸党的同意。”
“你怎么想到这样的好主意。”
这个主意不是林飞想出来的。
后世所有国家的纸币,本质都是这么回事。
纸币最初能获得推广,正因为跟黄金和白银挂钩,随时可以换这些贵金属。
虽然后来各国纸币基本都跟贵金属脱钩。
但大商朝还没进入现代经济,在起步阶段,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你连连立功,朕要好好奖赏你,上次问你想要什么,你又没说……”姜华想到一个点子:“既然你不说,朕直接做主了。”
林飞有点紧张。
姜华千万别赏些没用的东西,比如用过的饭碗,看电影电视剧里,古代皇帝经常这么干。
“大太监在宫外都有自己的宅子,你却没落脚的地方……”姜华告诉林飞:“不如把徐继华的府邸赏赐给你。”
“谢圣上隆恩。”这个赏赐,林飞还真想要。
自己在外面应该有个基地,可以安置自己人,存放些物品。
但林飞不准备住在那。
皇宫里多爽啊!
姜华亲自挥毫泼墨,写了两个大字:“林府”,然后交给了林飞,吩咐:“让人做成匾额,挂在府门上方吧。”
“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什么?”
“能不能赐一个人给我?”
“你该不会看上了哪个嫔妃吧?”姜华冷笑一声:“以你之大功,可以赏赐几个女人,奈何你是太监,要来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