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众人思绪一下就被拉到硝烟弥漫的边疆,好似亲自面对那气势逼人的画面,正沉浸在雄壮豪迈的战场上时,只听楚河大喝一声:“够吗?不够还有!”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众人心思一转,又被代入面对家国入侵那种无力感之中,来不及惊奇,楚河哈哈一笑,再次开口:
“不够吗?再来!”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此时的楚河宛若狂妄不羁的诗仙一般,随手拿起酒壶一口一句诗词,一诗词砸的全场鸦雀无声。
他们的思绪一次又一次地被拉上战场,每一个人都好像亲身经历一般,待楚河话音落下,众人久久不能回神。
此等文采就连那位文学宗师苏文成也得望尘莫及。
一连十几诗,从古至今,何人能及?
“诸位使臣,还请点评一下本公子的诗词。”
楚河打破平静,将所有人思绪拉回。
胡硕抬眼便瞧见面具人靠在桌子上,一手提着酒壶,另一只手还不忘往嘴里扔一粒花生米,虽然看不见对方表情,但他仿佛看到了对方的讥讽。
就连高丽使臣和达利也识时务地退到一旁,装作与他们无关的模样。
如果胡硕要再敢反驳,绝对会被夏国群起而攻之,回国之后,更是会被人唾弃!
人家随随便便就十几诗砸下来,这上哪儿抄去,如何抄去?
放眼古今,哪个大儒会将自己能名声大噪的诗词送人?
就算想抄,都抄不到!
“好,好,好!”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众人循声望去。
苏君贤连忙上前行礼:“见过爷爷。”
苏文成点点头,他听说画舫上出事就连忙赶过来。
没想到一来就看到一个戴着面具的年轻人正在吟诗,其诗词之意境就连他都自觉惭愧,这才忍不住出声喝彩。
“单凭这些诗句,这位年轻人当为天下读书人之!”
读书人之。
这句话如果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恐怕要挨打,可偏偏是从文学宗师苏文成嘴里说出,含金量那是百分之一万,更是无人敢反驳。
更何况,在场众人就算心有不甘,也没实力反驳。
“贺大师所言我等极其认同,这位公子当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