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尴尬了个尬。
林晴反正是什么都不知道,制作奶粉的机器已经造出来,她又下牧场主持小作坊的工作了。
机器也是需要磨合的,在给林晴设计图的时候,宇梁就跟她交待了下,什么情况下,什么原理。
当奶粉的产量嗖嗖地上来后,奶站的同事们一片呼声。
终于不用看着成吨的牛奶浪费掉。
剩下的就是销路。
当第一批奶粉生产出来,林晴记录电话号码的小本本终于派上了用场。
这可都是她年前在省外走的关系——各个供销社的采购电话。
然后林晴又手把手的培训出了一些销售人员,这才将手头上的工作彻底交给牧场,功成身退的回了旗里。
当奶粉的第一笔收入回来后,都是一个半月后了。
刘主任在会上激动的不要不要的,大有一副要展开了往大干。
那些还没招够职工的矿长是真不能忍了,“差不多就行了,谁现在不是想往大了干,那得有钱啊,你们已经盈利了的单位就先盈利攒钱,别再给旗里添乱了。”
不用想,小吵小闹又少不了了。
这个会议一点都不严肃。
书记太纵容这些老家伙了。
奶站重新有了收入,林晴功不可没,白主任趁着这把东风到书记那要政策了。
一听林晴想把家人迁过来,马书记很欢迎:“小林干事是下好决心要在我们这扎根了,自然不能辜负了小同志的热情与决心,这种小事,老白你做主就行。”
白主任挺着胸脯骄傲的回了办公室,彼时他的办公桌上,茶缸冒着热气,掀开盖子,茶香四溢。
一闻就知道肯定不是平日里喝得茶。
“小同志还挺会来事。”白主任咕哝着,抽开抽屉看到了个铁罐罐,虽然没有标牌子,可光闻也知道是好茶。
一罐不知名的野茶,白主任还是收得起的。
迁户口这事成了。
连林大华的工作都给安排好了,酒厂那边正好有个职位可以安排,林晴立马给林大华和王兰凤去了电报。
速来。
之前就有给老家通信,信里说了这件事,所以电报就这两个字,林大华和王兰凤就明白了。
上林村。
当林大华和王兰凤看到电报时还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感觉。
就这么简单的成了?
两口子喜极而泣,半点不留恋的收拾家当,要说最高兴的就属小林霞了。
终于要跟三姐团聚了。
三姐果然没有骗她,真的把她给接走了。
小林霞跟自己的小伙伴们挨个告别:“我要走了,你们不要太想我,因为我压根想不起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