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忽然想起上辈子的事,霍建中那年考上了京城最好的大学,当时在整个公社都很轰动。
苏皎皎心里想着,以后若是找霍建中借书,不知道他会不会借呢?
一种紧迫感袭来。
苏皎皎想了想决定给父亲写了一封家书,请他帮忙寄一些学习资料来,趁着人还在县城,苏皎皎立刻去公供社买了信纸和笔,写了信后又重新去邮局寄。
寄完信,苏皎皎瞧着时间还早,便去农贸市场逛了逛。
下午回去的班车,是四点。
只要在四点前赶到班车点就行了。
苏皎皎刚到农贸市场,一股酸臭气便扑面而来,熏得她差点吐出来。
她忍了忍,还是走了进去。
上辈子这种臭气熏天的地方,她是不来的,家里需要什么,都是肖元明去采购的。
市场内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吵闹,苏皎皎新奇的打量着,两辈子了她还是头一回逛农贸市场。
这些摊位都是公家的,买肉买粮全要见票。
突然,角落里几名卖鸡蛋的妇女吸引了苏皎皎的目光。
这些妇女没有摊位,摆了竹筐在地上做生意。
“这鸡蛋怎么卖?”苏皎皎走上前套话。
妇女憨声答道:“三分钱一个,要是拿票来换,粮票多给三个,布票多给五个。”
这年头钱不如票值钱。
苏皎皎眼神亮起,“瞧着不像公社的买卖,这鸡蛋不会是你私人拿来卖的吧?”
妇女不慌不忙的笑说“别的买卖咱们不能做,卖点自家母鸡下的蛋,公社还是允许的,这你放心买,绝不会连累你。”
苏皎皎心念转动,看来如今私人经营也不是不允许,只是看你卖的是什么,经营的模式又是什么了。
正好家里也需要鸡蛋,苏皎皎蹲下身挑了十几个,又买了些口粮,肉和蔬菜之类的,还有一些调味品,直到钱花到差不多了,这才大包小包的出了农贸市场。
走出农贸市场,日头还早,前面不远处正是一家裁缝铺。
拿出父亲寄过来的格子洋布,苏皎皎打算去裁件宽松的短袖,她从前的衣服都是收腰的裙子,穿着不好干活。
今天不是节假日,裁缝铺门前却围满了人。
苏皎皎朝里张望,只见铺子里一位看起来约摸十八九岁的年轻小姑娘正被一名妇女破口大骂着。
小姑娘低着头,双眼通红,一副委屈的模样,半声都不敢反驳。
苏皎皎听了听,原来是她订做的衣服,有好几个地方都不满意,而衣服是这个小姑娘做的,是个新来的裁缝学徒。
苏皎皎仔细想了想,上辈子她也有遇到过这茬,这裁缝学徒做的衣服确实很粗糙,针脚都是歪歪扭扭的。
裁缝铺老板严师傅在旁边一个劲的给那妇人赔笑,说是等下给她返工,保证做得对方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