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房间后,谭怡璇翻着俞舟整理好的相册,本来是打算回旧金山再送给她的。
俞舟很久之前就买了个宝丽来相机,趁这次旅行终于派上用场了。
她拍的第一张就是金阁寺,大概有点虚焦,但还是不妨碍它的美。
北海道是她拍的最多的。
比如那张札幌的街景,俞舟是在酒店房间里拍的。
前一晚下了一场雪,早上的街道就是白茫茫一片。不远处错落有致的的建筑相互交叠,屋檐大多被积雪填满,冬日肃穆的氛围就出来了。
下一张拍的是大海,正好捕捉到浪花扬起的那一刻,露出的礁石被冲刷得光滑,笔直的海岸线犹如刀刃,把画面分割成三部分,雪地、大海和天空。
谭怡璇最喜欢的一张是在小樽拍的。
当时俞舟恰好路过一条无人的街道,虽然不是什么著名的景点,只是片寻常的住宅区,但是那个场景特别干净,像是动漫里的风景直接复刻到现实。
街道宁静又空荡,纯白的积雪覆盖着大地,路面看不出任何人踩过的足迹。晴朗的天空散落着几片飘逸的云朵,青色与深蓝色相互交融。日光把房屋的影子投射在雪地上,电线杆孤零零地屹立在路旁,半空中悬挂着的几根电线相互交错,把两旁的房屋连接在一起。
虽然看不清道路的尽头,但是仿佛能听见从最远处传来的海浪声。
宝丽来成像不太稳定,就给原本的景象加上了浪漫的蓝调滤镜,不同程度的蓝色毫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底部升起白色的火焰纹,还有无数微小的白点夹杂其中,非但没有破坏画面的完整,反而不经意地营造出像是落雪的瞬间。
其他的照片就比不过前面这几张,比如在中岛公园散步的行人、京都庭院里长着的那颗奇特的树、金森红砖仓库附近的码头。
“这张我觉得好可惜。”俞舟指着那张小樽运河。
“当时我相机拿歪了,而且光线不够,天气也不是很晴朗。关键是太冷了,本来我是裤子口袋里贴了两块暖宝宝,拍完我就马上放进去嘛,但还是不行,拍出来还是偏绿的。后来我就学聪明了,往羽绒服的那个夹层外面贴暖宝宝。虽然还是有点色差,但没有之前那么严重。我就每次拍完照片,像个小偷一样,马上塞进去。”
俞舟还不忘做了个示范。行云流水的一套动作,不难想象中间经历了多少绊子。
“这么厉害。”谭怡璇夸道。
后面的基本上都是废片,要么是曝光不够、要么反光严重,或者是温度太低不成像。
“每次拍照跟赌博一样,还得等二三十分钟才知道结果。”俞舟无奈。
“我觉得像艺术品,每张都独一无二,很漂亮。”谭怡璇说。
她想起之前俞舟说给她买的礼物,俞舟掏出个盒子,能看出当时店员包装得很用心。
谭怡璇期待地拆开,映入眼帘的就是透明的玻璃罐,在灯光下泛着绚丽的色彩。一朵红玫瑰静静地立在中间,花瓣开得娇艳欲滴,定格在绽放得最美丽的瞬间,像是静静在等待属于她的主人。
谭怡璇转动底座的旋钮,悠扬的曲子缓缓流淌而出,是那首经典的《beautyandthebeast》。
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就闯入心脏,脑海中已经浮现起童话故事中两人在灯火辉煌的大厅中舞蹈的画面。
“挺浪漫的。”谭怡璇认可了俞舟的品味。
“那当然。”俞舟可得意了,不枉自己选了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