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里,不会有人给你吃的,谁敢给,我就将谁打断腿,一家子都赶出贾府。”
贾探春十分庆幸,二房有大哥贾珠的在,有他在,二房的将来不会差。
对她这个庶出妹妹,负责有远见的大哥,也是用心安排的。
“你也是,回到金陵后好好和何姨、堂嫂打好关系,你将来的婚事,还是指望她们帮忙更好,有她们担保,你应该能找到一门不差的亲事。贾姑姑那边,你斟酌着办吧,太太和姑姑……我不好多说。”
“我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关于老太太和太太的事情,你应该隐约猜到知道了,我不能多说。作为兄长,能给你的建议不多,忠告倒是能给你一句,你元春姐姐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后做事,多思多想吧。”
“二房在金陵留的产业人员不多,我都交给你,你看着处理吧。不要辜负老太太和太太对你的栽培。”
这也是贾探春心甘情愿地回金陵,一路上尽职尽责的原因。
贾老太太一直偏帮二房,虽然不舍得花钱让二房的元春和她两个女孩加入大房的贵女课程班,但是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为了面子,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对她们两个姑娘各方面的教育,是一点都没有放松。
真心为贾探春打算的想法估计没多少,不过是不想丢面子罢了。
以贾家的地位,京城大大小小的宴会,都会收到请帖的。
二房为了给元春谋求一桩好婚事,可没少厚脸皮地蹭大房的帖子,跟着去参加宴会。
一家子出席宴会的,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只要不想二房的元春、探春被大房的明春、迎春(苟子)各方面碾压,都得下狠力地培养两个女孩。
贾探春知道,贾老太太和王夫人真正想要培养的只有贾元春这个嫡出姐姐,她只是顺带的,也很满足了。
贾探春很聪慧,作为庶女,她太清楚这些本事有多重要了,拼命地学习,没有辜负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对她的投入。
她的优秀是得到贾老太太和王夫人承认的,不然也不会有这次的郑重委托了。
虽然,贾探春觉得,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对她,也没有这么放心。
她不过是个幌子,她们只是算准了回到金陵后,贾赦大伯不会对二房的几个做什么,为了面子,大伯还得帮忙扶持他们四个父母兄长都不在身边的孩子,才会一个能顶事的大人都没有安排地,就让他们回金陵。
同理,这耍赖的方式,对林姑父、贾姑姑也适用。
为了面子,林姑父和贾姑姑,也得对他们四个多照顾几分。
薛家就是看中这点,才会纵容薛蟠讨好宝玉,不着痕迹地想要通过宝玉,攀上林家的。
贾探春能被委以重任,能力不差。
对薛家,她从来没有信任过。
能教导出差点将自己表弟打死的家族,怎么都防备三分。
探春的防备很有道理的,很快,她就从薛蟠和贾宝玉的交流聊天中,推测出了不少事情。
像是当年王夫人掌握贾家大权的时候,和嫁入薛家的妹妹联络紧密,没少将从贾家刮来的好物产业,通过陪房往薛家的商铺人脉转手变现,导致贾赦重新掌权之后,彻底厌恶了薛家,连基本的节礼联系都没有了;
像是大房侧室何氏,联合嫁入林家的贾姑姑,在全国打通了不少商路,东西南北交互地开展货运商贸,赚得盆满钵满,薛家的商路和生意因此大受影响,这些年来,都被打压到需要当家人亲自出面挽救的地步。
薛家迫切需要和贾家和解。
总总因素下来,薛家会不遗余力地忽悠贾宝玉,想要通过贾宝玉搭上林家的路线,也就不奇怪了。
贾探春自然是不能让薛家算计去的,一路上看似万事不管,其实早就偷偷给王熙凤写信了。
从京城到金陵,贾探春早就被贾宝玉折腾到没脾气了,本来就不多的姐弟情,已经趋于无地,对他贾探春自然不会客气。
贾宝玉被坑、作死没关系,不过不能连累她和两个小弟弟,他们多无辜。
作者有话要说:
苟子:嗯,是挺无辜的
贾宝玉的到来,贾家祖宅的人没一个有啥反应的。
按照惯例地收拾出两个院子,安排好人负责吃喝穿就完事。
在贾府,贾宝玉是贾老太太的宝贝,但是回到金陵,他就是一个普通族人,虽然是嫡支的近亲,但是族长还在京城,金陵做主的是委托回来管事的贾赦。
贾赦这个大伯没有对贾宝玉另眼相看,那贾宝玉也就是比普通族人好一些的待遇。
像是在祖宅中,安排一个单独的小院子,配备了基础的服侍仆人这样。
这还是看在贾老太太的面子上,还有贾探春的建议上才有的。
说实话,带着两个弟弟躲开贾宝玉,在另外院子独居的贾探春,都要比贾宝玉受贾赦一家的欢迎。
无他,贾家祖宅事多人少,忙着呢,正缺能帮忙做事的。
王熙凤在十月中旬生下了贾家的嫡长孙女贾荟。
生产也很顺利,在邢夫人的照顾下,只折腾了大半天的时间,母女平安。
因为出生的时候,亲爹冒雨归来,听到闺女第一声哭声时,赶巧上雨过天晴,彩虹悬天,喜得千金的两夫妻争论后,得了一个巧姐儿的小名。
只是王熙凤产前过于劳累,大夫问诊后,建议好好休养,最好做足双月子,再细心保养两年,更利于以后子嗣。
邢夫人是个迷糊的,何氏丝毫没有再次掌权的想法,只能是在林家躲懒的贾明春和贾迎春(苟子)两个贾家姑娘,回来帮忙管理这繁杂的内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