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苟子只能私下吐槽渣爹混蛋,贾老太太没骂错。
也只有自家傻渣爹会这么自信地认为,贾家如今事事顺意,贾珠是个读死书读傻了的侄子还站他这边,真的是他随口吩咐的那点小恩小惠就能收服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管是贾家上下的规规矩矩,还是和贾珠的感情,真正做了事的人,是何氏亲娘、贾明春和王熙凤。
她们三个才是维持贾府运转,贴心地笼络了贾珠的出力人物。
哦,还有苟子,不过,苟子是其中最偷懒那个。
她和林黛玉一样,对贾珠,不过是平日有什么好吃、上课做了什么好玩的,往他那里送一份罢了。
像什么做锦囊香袋扇套鞋袜的,她们是不管的。
这些事情自有何氏亲娘和贾明春张罗。
不像王夫人真的将大房当仇人,在翻脸之后,就单方面断绝了和大房的交流。
何氏和贾明春可会做人了,根本没将贾珠当外人。
何氏这个当家人,可是真的做到了一碗水端平的,表面上,大房的男孩子们有的东西,贾珠肯定是有一份的。
在贾珠开始外出读书后,更是直接将贾珠的待遇按国公府的例,提高到外出爷们的水平,人手何氏没自作主张地给的,但是钱银物资待遇,那是直接划给了贾珠的。
就连贾珠在国子监的对外人情交际,以及他和李家的婚事,何氏也没少在暗中光明正大地帮忙。
所谓暗中光明正大地帮忙,就是绕开贾政夫妻,用一种能让贾赦高兴的打脸,贾政夫妻憋屈却不得不接受的方式,光明正大地帮扶贾珠。
不然,凭借二房的经济状况,可没法让贾珠一路以来这么体面。
这也是贾赦敢将贾珠留在贾府,将贾老太太交给贾珠夫妻照顾的原因。
算是阳谋吧。
贾赦这个大伯,可是连贾珠的婚事前前后后也帮忙安排妥当了,要是贾珠忘恩负义像他亲爹一般处处要和贾赦作对,他以后就不用混了。
在苟子看来,贾赦渣爹就是开口吩咐了几句话,必要时出来溜一圈,其实什么事都没干。
她和林黛玉好歹还每天送吃送喝送用的,贾明春更是每一季度都有送上亲手做的香囊鞋袜,连王熙凤也没少借着王夫人侄女的身份帮点忙,只有渣爹,啥都没干,好处却捞最大份的。
在前去金陵的路上,坐船无聊的,何氏亲娘和王熙凤聊天玩笑的时候,还不忘抓紧机会教导苟子、明春、黛玉三。
“你们真以为,二房的贾珠贾大爷是真的那么光风霁月,被我们这些小恩小惠收买,对大房可以继承的爵位就没有丝毫心动?不,他只是清醒明白地知道,这条路不通罢了。”
“两位老爷是嫡亲血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老爷大权在握,琏哥儿已经成人,考取童生即将娶妻的情况下,二房根本没有任何可以沾染家族传承的机会。就是没了琏哥儿,还有琮哥儿和琪哥儿呢。”
“与其在这不可能的地方下功夫,还不如干脆放弃,对外立一个知礼懂礼守规矩的读书人的形象。作为贵勋后代,但凡他考上了进士,他的未来就一片坦途。没看他对他的媳妇李氏多好吗?那可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嫡女。天下间还有哪里比国子监祭酒更懂科举了?”
何氏对三个女孩子,一个新嫁入贾家的便宜儿媳妇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表情还挺复杂的。
“你们也太小二房,太小看贾老太太了。你们都没往细里想,为什么贾珠在荣庆堂驳斥老太太、算得上是忤逆父母的话,会这么轻易地就传到我们的耳中,老太太虽然人老了,但是她可是从孙媳妇一路做到如今贾府老祖宗的位置的,要是管理院子都这么粗糙,可熬不到现在。”
“贾老太太和二房夫妻,不过是做戏罢了。反正他们的名声已经不好了,那么牺牲他们,成就最有前途的贾珠,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不信就看看,等我们离开京城之后,你们的二叔二婶肯定会不顾形象地上贾府大闹一场,而你们的贾珠大哥,很快就会成为人人赞许的端方君子了。”
大伙都听得很入神、很震惊,只有苟子没控制住,睡着了。
瞌睡中,隐约听见亲娘无奈叹气的笑骂:“这就是一个讨债的。”
作者有话要说:
苟子:【困·jpg】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
牛大浪:嗯……我都这么不加隐藏了,为什么你还这么忍得住!!!
“何朗,明天沐休,甄先生说今晚在秦淮河包船开文会,玩一天一夜带我们都去见识见识金陵的繁华夜景,你和贾琏要不要报名,咱们一起从书院坐车出发。”
崇正书院双人宿舍中,何朗和贾琏正打开大门地,在收拾回家的包袱行李。
门外路过的同窗们,热情地招呼两人沐休日一起去玩。
很正常不过的行为是吧,却引来贾琏的惊呼大叫:“不去,不去,你们少来祸害我们这种良家好男,书院半月只沐休一天,哪个有家室的男人,会不回家孝顺父母照顾妻儿的,我可是家有贤妻即将当爹的人,秦淮夜景哪天不能去!何朗也不能去,他可是我未来妹夫!”
拒绝得太过大义凛然,换来了门外路过的同窗,以及隔壁对面宿舍的同窗不约而同地嘘声。
善意的嘘声。
书院的人,早就知道贾琏和何朗的关系,更知道贾琏有个青梅竹马的妻子且妻子正在孕中,何朗更是贾琏的未来妹夫。
对于这些家庭实情,两人没有想太过隐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