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直愣愣的看着自己,贾琰皱眉,以为贾琏这是不愿,道:“二哥若是不愿意去,那我便再去问问琮哥儿和环哥儿他们。”
贾琏听到此话,当即反应了过来,立刻站起身来,抓起这个弟弟的手,语气急迫道:“愿意,二哥愿意。”
甚至口中连声保证道:“明日我便去巡防营那里报道,还请琰弟放心。”
说着,贾琏一个早已成年的七尺男儿甚至当即落下泪来,哽咽着哭出声,紧紧抓着贾琰的手,谢道:“多谢琰弟费心,不但为老爷他们免了死罪,还将圣上赐下来的差事让给了我。”
话落,贾琏抑制不住情绪,直接痛哭出声,拿着袖子擦着眼泪。
听着耳边贾琏哽咽的哭声,贾琰心中也有些不好受,拍着这个二哥的肩膀道:“圣上说大伯他们死罪可赦,活罪难逃,改判了大伯他们终身监禁,也请二堂哥勿怪。”
贾琏闻言,哽咽地摇了摇头道:“老爷他们如今能被赦免了死刑已是万幸,琰弟不必因此自责。”
身为儿子,贾赦犯的每一条罪贾琏都是知道的,因此他更清楚贾赦等人确实是罪无可赦。
如今能够得以免除死刑,贾琏也是替老爷贾赦对这个堂弟感激涕零。
心中感激着这个堂弟的恩情,贾琏甚至对之前为着府上爵位对这个堂弟多有防备的事感到羞愧。
琰哥儿从来没有想要争夺府上爵位的想法,是他听信了老爷贾赦的话对这个堂弟产生了防备,想到此贾琏心中更是愧疚。
致歉道:“从前的事都是二哥的不对,还望二弟宽宏大量,原谅二哥做的错事。”
贾琰闻言,摇头笑道:“从前的事我从未放在心上,也知二哥对我和宝玉他们一向视作亲弟弟看待,这话二哥往后也莫要再提了。”
贾琏听此,看着这个堂弟,心中更是愧疚不已,知他往日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琰哥儿一向是心胸开阔之人,从未在这些细枝末节之上与他多有计较,一直都是他钻了牛角尖,想偏了事。
想到此,贾琏既愧疚又难安,道:“明日我便让你二嫂子备上一桌上好的酒席,好生向琰弟你致谢,弥补从前所生的嫌隙。”
贾琏说完又害怕他不答应,赶紧补充,道:“到时我再叫上珠大哥和宝玉他们,一同喝酒聚上一聚,还望琰弟不要拒绝。”
贾琰听到他这话,也不好再出声推拒,干脆笑着应了下。
贾琏见此,却是松了一口气。
为着从前的事,大房与二房生了不少嫌隙,今日贾琏有心弥补,自是希望贾琰能同意下来。
想着明日请贾珠几人过来,贾琏更是打起了精神,心中筹备起安排酒席的事。
……
说了话,答应了贾琏明日的邀请,贾琰便回了自己的院子。
他是回府之后,听说自贾赦入狱,判了罪,贾琏便每日酗酒,喝的酩酊大醉,方才特意去到贾琏这个院子里看他的。
见贾琏如今如此消沉,贾琰干脆将今日皇帝赐下的巡防营一职给了这个二哥。
他如今还要每日读书,去不了巡防营任职,三弟贾宝玉不适合到军营任职,而四弟贾环如今年龄尚小,细细数来府中上下也只有贾琏更为合适。
皇帝赐下的这个军职本就是对他此行立了功的恩典,如今给了贾琏也正好合适。
而在外人看来,皇帝如今开口赦免了贾赦等人的死罪,又赐下官职给贾家就证明皇帝并没有彻底厌弃贾家,贾家将来还有复起的希望。
一时观望着此事的勋贵朝臣们,也收起了那些小心思,不敢在明里暗里趁此打压贾府。
一些姻亲人家,更是又重新与贾家联络起来,缓和了之前僵硬的关系。
贾家将来可能会重新复起,京城里的人家在达到这个共识之后,也跟着默默沉寂下来。
再次相见,乡试
“妹妹如今归家可住的好。”看着眼前的林妹妹,贾琰眼中含笑。
黛玉闻言,侧过身子,转头看去,见到是他,微垂眼眸,轻点了下头。
见黛玉点头,贾琰脸上挂上一丝浅笑,转头看向一旁的探春道:“三妹妹。”
探春瞧见他过来,眸光一闪,笑的有些狭促。
心中知他一定是听闻了黛玉今日过来,所以才特意赶了过来。
自林如海升迁到京城为官,林黛玉便随父亲一同住在了京城中的林宅。
因同在京城,空闲的时候,黛玉就由林府的下人陪同,时常到贾府看望外祖母。
这次黛玉过来,在陪着贾母说过话之后,又与探春,迎春几人坐在一起说起了话。
而贾琰就是在这个时候带着人进来的。
看到他进来,黛玉不由垂下眼睫,轻抿丹唇,手上挑拨着绣帕上的荷花刺绣。
自上次分别,一连几月,两人竟再未见过一面。
今日若不是从下人口中,听闻黛玉从林家过来的消息,贾琰恐怕连今日这好不容易得见林妹妹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见黛玉垂眸不说话,贾琰笑了笑,也没有再开口说什么。
屋内的丫鬟为其搬来凳子坐下。
一旁的探春则道:“前几日我听说大太太有意为二姐姐说门亲事。”
贾琰闻言,跟着颌首。
邢夫人有意给迎春说亲,将这个庶女嫁出去的事他也听说了。
只是这事,他原先也跟贾母商量过了,迎春的亲事先不用着急,慢慢寻摸着。
而邢夫人为迎春说的这户人家,贾琰也派人去查过,一个商户人家的次子,原先有过一个夫人三年前难产去世了,如今是来求娶迎春进门当继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