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高先生的勉励,贾琰心中动容。
老爷贾政很少会对底下的几个儿子有过温情,这还是他第一次在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老人身上感到暖意。
拜谢过高先生之后,贾琰就离开了国子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贾琰看不得将来黛玉伤心,更是不想将来徒留悔恨。
扬州他是一定要去的,尽管贾母和王夫人多加劝阻,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在国子监继续进学,带着人直接奔赴扬州。
凡人一生的寿命有限,许多事错过了便不能复来。
莫使执念成痴,莫使贪念成魔。
年少不可得之物,年少不可为之事,一旦错过,便将一生悔恨。
他不会去后悔今天的决定,只会后悔没有去做。
……
将账册呈与林如海之后,贾琰又让方砚拿来一枚令牌道:“这是侄儿临行前,圣上身边的吴公公递来的,嘱咐我转交给您,必要时姑父可以调遣驻扎在徐州城外的军队,强行镇压扬州城内的动乱。”
看到令牌的那一刻,林如海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说。
手骨轻颤,接过这枚令牌的瞬间,林如海抬头,从进府之后第一次认真审视起了这个故去夫人的娘家侄子。
“你……”
林如海想要出声质问,可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他想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将调遣军队的令牌交到一个还没入朝为官的毛头小子手里。
又想不明白贾琰是因何掺和到此事中,取得了皇上的信任,更想不明白这个侄子为何要大费周章的从京城跑来扬州。
单单只是为了帮助自己这个没见过几次面的姻亲姑父?
林如海此时心头疑惑重重。
而贾琰看着满脸震惊的林姑父,只是神色如常地继续道:“表妹还在京中等着将来与林姑父相见,还请姑父千万珍重自己的身子。”
听他说起黛玉,林如海神情有了缓和,不过只一瞬,又略微皱眉,打量起眼前的侄子。
年关刚过,远在扬州的林如海曾收到二舅哥贾政的一封书信。
信中谈及了想要为膝下的次子求娶林府千金的事。
贾政原是先寄来了信,提亲的仪仗队伍在后面。
岂不料,刚过了年,贾赦被捕,荣国府突遭巨变。
原先派出去的仪仗队伍,只好半路又退了回来,向林如海议亲一事也自此耽搁了下来。
此时再想起那封信,林如海再看向这个侄子的目光不由犀利起来。